周:佛教强调智慧是道德的基础,这一点是很特别的。在道德学说上,西方哲学主要有两派。一派由英国哲学家为代表,比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强调同情是道德的基础。作为生命,人对别的生命会发生同感,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此而言,和大乘的慈悲比较接近,如果说智慧是生命的觉悟,慈悲就可以理解为对别的生命的同情。西方还有一派哲学家主张,人是有灵魂的,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所以做人是有尊严的,这种因为身上有神性而产生的尊严感是道德的基础。实际上这也是基督教的观点。佛教没有灵魂的概念,如何看待人的尊严这个观念呢?或者是不是说,有智慧做基础就足够了?

济:佛教是从不同层面来谈道德问题。比如慈悲,就是作为菩萨的道德基础。但你刚才讲的,单纯以同情作为道德基础,恐怕是不完整的。因为即使不强调同情心,一样可以做有道德的人。道德不仅有利他的层面,同时有自利的层面。从究竟意义上说,每个众生都有佛性,这才是道德开展的基础。反之则是魔性,是犯罪及一切不良行为的基础。这是从生命的根源来说。

周:魔性是什么?是不是蒙在佛性上的尘垢?或者还有另一个源头?

济:所谓魔性,就是无明引发的贪嗔痴,属于心灵尘垢。至于佛性,是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说。从形而下的层面,从具体实践来说,是通过惭愧心来建立道德。

周:这是哪个宗派说的?

济: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惭愧”二字在经论中经常出现,仅《大正藏》就有七千多处。“惭”和“愧”分别出现的话,各有一万多处。惭愧是什么呢?惭是觉得自己德行不够,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常生愧心而止恶。简单地说,就是羞耻之心。

周:惭愧心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为什么会惭愧?是因为佛性起了作用,意识到自己做了有悖于它的事情?

济:惭愧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人内心都会有善的力量,因此就会不断提醒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另一方面是与教育有关,比如我们接受佛教的教育,或是儒家、基督教的教育之后,会对自己的身份有一种期许,并建立相应标准。当我们做了有违这个身份和标准的事,自然会心生惭愧。如果没有标准,可能就觉得理所当然。

周:实际上就是一种尊严感。因为有尊严感,所以做了有悖于尊严感的事情就会产生惭愧。儒家也有这个思想,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惭愧心,是道德的开端。

济:儒家认为良知是道德的基础,宋明理学也讲到“良知良能”,这和佛性的思想有一定相似之处。其中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先天因素,每个生命积累的善业不同,所以对道德、良知的反应程度也不同。二是后天教育建立的标准。基督教讲人有灵魂,所以要有尊严,这也是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教育,他不会觉得自己有灵魂或神性,也不觉得要重视尊严。这是通过教育形成的标准。

第一时间更新《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