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我曾经听到一位高僧说,佛教的根本目的就是“了生死”。从佛陀当年出家的动机,到生死问题在后来佛教中的位置,能否做这样的归纳?

济:在佛教中,“了生死”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不是全部。佛法的核心目标,是从迷惑走向觉醒,一方面要解决各种负面心理,一方面要开发生命中无限的潜能,即佛菩萨那样的大智慧和大慈悲,而不仅仅是“了生死”,这只是建立于生命觉醒的一种能力。

周:但是很重要?

济:它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佛陀当年出家修行的契机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周:佛教认为生死乃唯心所起,没有我执就没有生死的迷惑,我觉得是击中了生死问题的要害。但是,恐惧死亡是生命的本能,如何解除这种恐惧?道理多么明白,恐惧死亡的本能仍在,光靠道理是解除不了的。所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才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修炼,需要戒、定这些辅助手段?

济:首先是如何认识生死。当然,认识本身有不同层次。之所以明白道理后,恐惧的本能还在,那是因为仅仅明白了概念,并没有得到实证,没有从内心确认这个道理。通常,概念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面临强大的对境时,概念就抵挡不住了。至于平常的人,尤其是现代人,普遍缺乏对生死的认识,因为看不清,就一味逃避这个问题。唯物论认为人死如灯灭,听起来似乎无所畏惧,但是不是真的无所谓?其实也未必,更像是一种“无知者无畏”式的任性:管他呢,反正现在没死!

周:唯物论才让人绝望呢。

济:所以在根本上,人还是对死亡充满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生的贪著和依恋,一方面是不知道死后去向何方的恐慌。想着现在活得好好的,要这样要那个,忙来忙去,一口气不来,拥有的一切都与己无关,而且不知道接下来即将面对什么,的确会让人不知所措。

周:对,一是不能割舍生时的快乐,二是不能接受死后的虚无。

济:但轮回说会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完整性,不仅看到现在,还知道生命有过去,有未来。把生命比作大海的话,人的一生就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如果立足于浪花,你会觉得人生非常渺小,转瞬即逝。如果立足于大海,我们对生死现象就会更从容。因为死亡并不是结束,它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浪花是不断生灭的,大海却不增不减,如如不动。

周:问题在于,作为一朵浪花,这个大海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不可知的。

济:修行就是让我们认识这个大海。不仅是知道大海这个概念,而且要通过实修,体认生命大海的存在。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知道了浪花和大海的关系,但浪花归于大海时会怎样?生命又会以怎样的浪花出现?我们有没有把握?还是取决于修行。所以,我们既要了解生命的规律,还要知道怎样改造生命,将自己导向更有价值的未来。修行有两个层面。从普通层面来说,是通过信仰建立一份依赖,并遵守相应的戒律和修行,从而看清尘世的虚幻短暂,对未来去向充满信心,知道那将带来更好的处境和更究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信念,走的时候就能坦然面对。加上佛教有临终关怀,包括心理引导、助念等项目,帮助临终者安详离去,告别今世。相比之下,那些充满恐惧,在抢救、挣扎中毫无尊严地死去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周:看清尘世的虚幻短暂是容易的,但是怎样才能对未来的去向充满信心,相信那是更好的处境呢?

济:这是需要有真修实证的。如果仅仅靠猜测,是推理出来的,那确实会有疑惑,不知道实际结果会怎样;但如果你确实看到,体会到,就不存在疑惑了。很多修行者在明心见性后,体认到生命内在的觉性,对生死不再有任何疑惑和恐惧,从而来去自如,坐脱立亡,生死自在。这样的人对于自己未来的去向自然充满着信心。

周:这样的人很少吧?

济:不少禅宗大德都能如此,《五灯会元》就有大量记载。其实不一定非是高僧大德,有些看似普通的老人家,深信净土,愿力真切,加上念佛得力,也能预知时至,自在而去。

周:能够预知死时,从容离去,这很不寻常。不过,我觉得最难的还是能够洞察死后的归宿。

济:对生死的恐惧,很大程度上的确来自对明天的未知,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其实,未来就取决于今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把握当下,就是把握未来。如果你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有把握,就不必担心未来的归宿。古今中外,很多高僧大德生死自在,就是因为他们明了生命的相续,还有强大的愿力和定力,才能在生死关头做得了主。当然,这个过程的确需要修行,不是随便想想就行的。

周:在生死问题上,佛教好像有两个思路。一是看清生本身是假象,生死迷惑源于我执,破除对生命的执著就不会有生死迷惑。二是看破生死界限,生命是永恒的海洋,并不存在死。我想知道,这两种思路,哪个是佛教更为主张的?

济:生命的延续就是缘起。缘起有自身规律,那就是无常,就是有生有灭,这是它的真相。你先要看清楚,然后还要通过修行来体证。释迦牟尼佛当年就是因为看到生老病死,想到青春、健康、美貌、荣华富贵的背后,就是衰老、疾病和死亡的隐患,而从衰老、疾病和死亡的结果,再来审视青春、健康、美貌和荣华富贵,会觉得这一切短暂而虚幻。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在死神的控制下。如果我们追求的价值在这里,这个价值其实还是没有价值,哪怕为之忙碌一生,最后还是什么都抓不住。所以佛陀想到,不应该用人生来追求如此虚幻的东西,应该追求更为永久的、不死的东西。

周:也就是说,第一个思路是生命无常,由这个思路开启第二个思路,即追求不死。

济:这个“不死”是不是长生不老呢?佛陀最后也入般涅槃了,是不是他的修行没有圆满呢?其实不然。因为他已经体证到空性,体证到不生不灭的层面。对他来说,生死只是换个场景而已。就像你体会到大海的博大时,就不会在意浪花的生灭了。

周:浪花和大海的比喻很好,给人以踏实的感觉,但这会不会只是一个比喻呢?语言是会迷惑人的。

济:当你没有融入大海时,就会执著于每一朵浪花,因为这对你来说就是一切。而在浪花的境界,大海的确是无法想象的,只能作为一个比喻。从浪花看到大海,需要的是智慧和修行,再多的想象也是无能为力的。

周:看来最后的关键是证悟大海,融入大海。

第一时间更新《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