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是居巢一带的奇人。他已经七十岁了,无家无室,一个人居住。能活到七十岁,也算是长寿了,这个范增竟然眼不花耳不聋,自己还种几亩薄田,上山砍柴,下河捉鱼,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他脑子还一点不糊涂,乡里有点小事,他都能想出奇怪的法子解决。那个时候苛捐杂税厉害,老百姓饥一顿饱一顿,没有活这么大岁数的,于是就有人喊他老神仙,还有人背后称他为老妖怪。

范增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脾气怪,不愿意和人说话,偶尔说几句也是高深莫测,别人理解不了,也不想弄明白。有好事的人问他:“你不死,等什么呢?”范增也不气,回答说:“我要等着辅佐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大家听了都笑他自不量力,范增摇摇头起身走了。每当又有人被抓去服兵役了,巷子里充斥着女人、孩子的哭声,范增叹息说:“你们还没看到吗?江河早晚要变色了。”

果然,没有多久,就有人开始造反了。居巢的人都觉得范增有先见之明,就问他该怎么办。范增说:“这是大势所趋,谁也违抗不了,去参加义军总比死在酷吏的手下好。我也要走了……”

范增早就想好了,他要去投奔声势大震的项梁,成就自己的事业。他连夜出门,顶着星光上路了。

已经七十岁的范增,等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机会。他经历了秦灭六国的战乱,看到了暴秦无道的统治,早就意识到一场大的风雨正在酝酿。乱世出英雄,范增自言自语:“这是一个好机会呀。”

范增走了几日,终于到达项梁的驻地。守卫的兵士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风尘仆仆前来,就问他要做什么,范增大声说:“我要投军。”兵士听了十分诧异,就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吗?”范增捋着胡须笑着说:“别看我老了,我也能抵千军万马呀!”兵士一听这老头口出狂言,不敢擅做主张,就回禀了项梁。项梁饶有兴趣地接见了范增。

范增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起义领袖,心想,这就是我要辅佐的明主呀。他有一肚子的良策要说给项梁。只是项梁并没有问他什么,项梁想,连这样的老人家都来投军,说明我项氏军团很得民心呀,就说:“想必先生有奇谋助我,那就留在营中吧。”接着就安排下属带范增下去。范增虽然没有机会说出自己心中的谋略,但是对项梁还是挺满意的。

刚开始,范增在项梁帐下并不显眼,商议的都是一些小事,范增觉得无计可献。项梁渐渐就忘记了这个七十岁投军的老人。直到形势迅速发展,有人撺掇项梁自立为王时,范增才站出来阻止,并献计立楚怀王之后为王,给起义军立一个王牌,号令天下。项梁惊诧于范增对时势的精辟分析,采用其计,从此对范增另眼相看,范增逐渐成为项梁手下第一谋士。

秦军围巨鹿,形势危急,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而范增被任命为末将。这是范增第一个军衔,已经足以让他满意了。这时项梁已经被杀,范增感念项梁的知遇之恩,对项羽十分照顾。但是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楚怀王的安排就是要用宋义制约项羽和范增。范增第一次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难道内部政治斗争要葬送他的前途吗?

这时,看起来还那么年轻的项羽逐渐显露出领袖气质,杀宋义夺兵权。范增看得心惊胆战,他对项羽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暗暗把项羽看成是自己的第二个明主。

在项羽经历的一场场战争中,范增成为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项羽也对这位老人十分推崇,并尊他为“亚父”。项羽本人自视甚高,身边武将较多,往往重视武力而忽略谋略,所以,史料记载在项羽身边出谋划策的人就范增一个,范增是项羽唯一的谋士。

项羽锐不可当,一直到进入关中,分封十八诸侯。这样的成绩,在范增看来,和自己的理想只差一步了,他认为项羽应该雄霸天下,无人匹敌,而自己也将是流芳百世的“帝王师”。范增时常想:“我已经老了,希望那一天快快到来吧,这样,我的一生也不虚度了。”但是他又隐隐约约觉得现在还没到时候,虽然很多人都表示臣服项羽,但是眼神中还有太多不情愿的神情,尤其是那个刘邦。

范增对刘邦印象并不好。刘邦说话油嘴滑舌,每次都把项羽哄得那么高兴,但是他发展快,占据咸阳,还会那么老老实实吗?范增殚精竭虑想出鸿门宴这个局,希望就此除去刘邦这个祸根,但是项羽太仁义了,竟然放走了刘邦。当时,范增就挥剑斩碎玉斗,大骂:“你小子太糊涂了!”范增既然被奉为“亚父”,当然可以骂自己的“儿子”,只是项羽的眼神冷冷的,范增看了觉得心也冷冷的。

后来,项羽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亚父老了……”范增听到,除了伤心还是伤心,那么英武决断的一个孩子,怎么在对待自己的对手时变得婆婆妈妈呢?范增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此时,两人早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亲密了。项羽连自己唯一的谋士也不信任了,危险离他越来越近了。

汉三年(前204年)初,楚汉对峙,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向项羽请和。项羽想和谈,范增直接说:“现在汉军唾手可得,你要是放弃了,以后一定会后悔,难道你忘记‘鸿门宴’了吗?”项羽最不想听到就是“鸿门宴”这三字,这是范增智谋高于自己的证明,项羽心中不高兴,但没有说出来,还是接受了范增的意见,准备急攻荥阳。

在这种关键时刻,军中开始散布一些谣言,说是楚军中有将领勾结汉军,要里应外合……范增对这些谣言非常警觉,他想:“大战来临,竟然会流传这种谣言,难道是汉军在使什么阴谋诡计?”他急急忙忙去找项羽,说:“现在军中流传这些谣言,对我军极其不利,请大王早早澄清谣言,急速攻打荥阳,不要错失良机……”项羽似乎觉得范增说的话多余,就挥挥手打断范增的话,说:“这个我清楚,你下去歇息吧。”范增出了军帐,觉得项羽根本就没有听自己在说什么,越想越不舒服,脚步也沉重起来。

过了几天,范增发现项羽开会也不让他参加了。他找来和自己素有交往的一个将军悄悄打听,原来项羽派使者去汉军营,接待的人看到他们说:“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来了呢。”就撤走原来准备好的精美饭菜,项王因此怀疑范增与刘邦有交情……

范增听罢,急火攻心,吐出一口鲜血,大喊:“这是刘邦那小子的诡计呀!”范增挣扎起来求见项羽,但是项羽避而不见。一连几天范增都等在帐外,等项羽见范增的时候,范增好像老了十岁,行将就木的样子。项羽冷若冰霜地说:“亚父体力不支,以后就不要操心军务了。”范增还想解释什么,但是看到项羽的神情,心一下子凉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范增心里悲愤难抑,楚王呀楚王,你这次真的是上了刘邦的当了……但是说出口的却是:“天下大事已定,大王好自为之吧,我请求告老还乡。”诸将都不吭声,范增心里还存在一丝侥幸,也许楚王会念往日情分,回心转意,识破刘邦奸计,但是项羽镇定地说:“好吧!”

范增的心一下子彻底死了。

第二天,没有人相送,范增独自一个人上路了。千山万水,无限凄凉,经过这一次打击,范增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他自己想:也许我的日子不多了。不由得想起几年前好事人问他的问题:“你不死,等什么呢?”他则洪亮地回答说:“我要等着辅佐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明主在哪里呀?范增恍恍惚惚,欲哭无泪。

几天后,范增就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

范增死后,项羽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范增,而且也失去了击败汉军的最佳时机,追悔莫及。两年后,项羽的军队退至垓下,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应了范增的那句话:“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时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这句话有些嘲笑项羽不懂用人的意思。当年项羽到达咸阳,没有想过自己要做关中王,烧了咸阳,准备回关东。项羽的谋士,包括范增,都没有提出要项羽定都关中,由此可见项羽缺乏一流的谋士。范增自然无法与张良相比,但是也算不错的谋士,就这样唯一的可用之人也被项羽放弃了。项羽太相信自己了,失败岂不是必然?

第一时间更新《谋说天下·谋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