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平定天下以后,刘邦曾经公开发表了一段精彩的历史表白,把张良、萧何、韩信的功劳放在首位。他坦诚地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作为“帝王师”,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刘邦出谋划策,而且没有一丝失误,被刘邦推崇为“兴汉三杰”之首。

论出身,张良和项羽很相似,而且都怀有对秦国刻骨的仇恨。项羽对张良非常看重,但是张良为什么没有成为项羽的谋士呢?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祖父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韩国已逐渐衰落,后来秦国统一中国,韩国就灭亡了。张良从小就有报国之志,但是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所以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个血性男儿,怀着这种报国复韩的雄心,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准备刺杀秦始皇。后来结识了一名大力士,制造了一个五六十斤的铁锤。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离京东游。张良趁此机会,与大力士锤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立即在全国悬榜通缉张良。

张良从此就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静候风声。张良这一段时光,在后人那里有许多演绎和猜测。传说张良在此偶遇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以真诚和隐忍感动了这位高士,黄石公送给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并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据说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从锤击秦始皇失败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这近十年期间,张良隐居在下邳一带,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他过着半隐居半游侠的生活,苦读兵书,结交豪杰游侠,酝酿着反对秦王朝的斗争。项羽的叔叔项伯杀了人,被张良隐匿起来,躲过了官府的追捕。这一段生死情义,在后来的鸿门宴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后,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等待了许多年的张良终于忍不住了,他凭借自己的人脉,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张良的一百多人在下邳一带活动,但张良觉得自己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决定投靠明主。正好农民军领袖景驹自立为楚王,屯兵留县,张良率众人前去投奔,途中遇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刘邦。

此时,刘邦处于人生事业的低谷期。刘邦刚刚出道,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没想到同乡雍齿背叛了自己。刘邦辛辛苦苦打下的城池被魏王咎夺走了,根据地丢了,感情和心理上也承受一种挫败感。刘邦狼狈不堪,焦头烂额,但是还要强打精神。

张良自报家门以后,刘邦心想:“这难道就是当年谋杀秦始皇失败的侠士?”一下子拉近了两者的距离,刘邦坦率地说自己当年非常崇拜张良的英雄气概,并问起张良这些年在哪里躲避秦兵的,一时忘记了自己的不快。两人畅谈,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邦就留下张良相聚几日,张良利用闲暇时候给刘邦讲一些《太公兵法》,刘邦听了由衷地称赞:“子房先生,您遇到的可是一位神人。”张良有些纳闷,因为他曾和很多朋友研读这本兵书,但是几乎没有人能体会其中的妙处,而刘邦却大加赞赏,于是就问:“将军认为这书好在哪里?”刘邦就把自己的领悟一一说出来,果然不差。张良十分惊喜,心想:“这刘邦可是天生的奇才呀。”

几天过去,张良也到要起程的时候了,他犹豫起来。景驹是什么样的人,张良还真的不清楚,但是张良认准刘邦是一个天资很高而且心胸宽广的人,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想到这一点,张良就果断地改变了主意,决定跟从刘邦。张良找到刘邦说:“将军要是不嫌弃,我想追随将军。”刘邦听后大喜,张良是什么人呀?十年前就已经闻名天下了,不做自己的谋士,就算做个朋友,也是我刘邦的大幸。接着张良献计,刘邦借兵项梁,很快夺回被雍齿占据的丰邑。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但是张良还有一桩心事没有了却,那就是帮助韩国复国。

张良就把自己的心事说给刘邦,刘邦很理解张良的心愿。后来项梁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共商大事,刘邦带张良前去参加,还提醒张良可以请求项梁的帮助复兴韩国。

项梁对张良素有耳闻,心中纳闷为什么张良会甘心辅佐刘邦,而不归附项氏军团。于是找张良单独谈话,张良趁机向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早在下邳之际,张良与项家之间便有旧谊,还救过项伯一命,此时项梁想拉拢张良,自然一口应承。

于是,项梁立成为韩王,并任命张良为司徒,辅佐韩王。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于是张良向刘邦告别,要帮助韩国收服失地。刘邦心里很不舍,但是人各有志,他只是说:“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把你视为知己。”

这是张良第一次离开刘邦。此后张良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而刘邦呢,归附项梁,与项羽分兵攻秦。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成的部队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请求张良随军南下,张良欣然前往。有了张良,刘邦有如神助,顺利取宛阳、破武关,攻占咸阳。

第二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他违背先前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就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

刘邦到汉中,得奇将韩信,还定三秦。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张良再一次帮助刘邦,寄书蒙蔽项羽,为刘邦说情并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张良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张良一次次帮助刘邦,让项羽心里很不舒服。项羽心想:“刘邦没有一点比我强,张良是韩国贵胄,为什么就甘愿跟着那个土包子呢?”项羽一向自视甚高,但对张良是看得起的,而张良就是不买他的账。项羽被这种想法困扰很久,越来越觉得韩王成不顺眼。当年项梁立韩王,自己分封韩王,大部分是看着张良的面子,但是韩王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说一些糊涂话。项羽觉得张良不能为自己出力,留着韩王成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西楚霸王杀人成习惯了,也不用给自己找什么理由,就下令:“把韩王成给我抓了,杀了算了,没有什么功劳,还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呢。”韩王成被杀,张良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他想自己要是思考周到一些,起码可以挽救韩王成一命。张良陷入深深自责中,彻底从“相韩”的幻梦中醒过来。

事不宜迟,张良迅速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回到刘邦的身边。张良一见刘邦如同见到亲人,刘邦也得到韩王成的噩耗,十分理解张良的心情,但是什么也没有说,叫人好好安排张良食宿。不久,刘邦就封张良为成信侯,张良此后便朝夕伴随刘邦左右,成为汉军最重要的划策之臣。项羽鲁莽地杀掉韩王,给汉军一个好军师,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张良结识刘邦之时,刘邦实力弱小,朝不保夕,项羽却是起义军公认的领袖,两者对比,优劣非常明显。张良和项羽有故旧,并同为贵族后裔。但是张良却选择了最不起眼的刘邦,这就相当于不走阳关道,选择了独木桥。难道他那时就能看到楚汉之争的结局吗?怪不得后人称他为千古谋圣。

刘邦的颖悟,刘邦的风度气质,也许都深深吸引了张良,但是最让张良看重的还是刘邦的宽广胸襟。张良为了复兴韩国,曾两次主动离开刘邦:一次在他们投奔项梁之前,张良离开刘邦协助韩王成攻城略地;另一次发生在项羽分封诸侯之后,张良跟随韩王成东去。刘邦不但不因此心生罅隙,反而对张良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当张良经历种种挫折,再次回到刘邦身边时,刘邦依旧信任如故,视为心腹。这种胸襟让张良折服,张良一生都对刘邦忠心耿耿。君臣二人惺惺惜惺惺,相得益彰。

项羽可以看上的人不多,唯一让他感兴趣的张良却始终钟情刘邦,张良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项羽与刘邦的命运。张良虽然只是一个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谋略著称。他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灭;筹划大事,事毕竟成。历来史家,无不倾墨书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力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肯定张良的一生有助于秦亡汉立的历史进程。张良所提策略都为刘邦所采纳: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力谏刘邦封雍齿,释疑群臣……可以说,没有张良,就没有后来的汉王朝,刘邦得到张良才得到天下。

第一时间更新《谋说天下·谋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