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语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装饰——莎士比亚

事业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决定于某一次谈话,这话绝不是夸张的,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约束我自己的时候,曾有一张美德检查表,当初那表上只列着12种美德,后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我有些骄傲,这种骄傲,常在谈话中表现出来,使人觉得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这位友人给我的忠告,我相信这样足以影响我的前途,然后我在表上特别列上虚心一项,我决心竭力避免一切直接触犯别人感情的话,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像‘当然’、‘一定’、‘不消说’……而以‘也许’、‘我想’、‘仿佛’……来代替。”富兰克林又说:“说话和事业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动力。”这是千真万确的,一项事业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所以,你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高超的说话水平。

在日本,一些大公司在招聘中层以上领导者时,专门就说话能力规定了若干不予录用的条文。其中有:

(1)应聘者声若蚊子者,不予录用;

(2)说话没有抑扬顿挫者,不予录用;

(3)交谈时,不得要领者,不予录用;

(4)交谈时,不能干脆利落地回答问题者,不予录用;

(5)说话无生气者,不予录用;

(6)说话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者,不予录用……

日本大公司的这些规定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说话与事业的关系至为密切,它是胜任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说话水平高,能说会道,你的才干就可以通过言语充分地展露出来,你的良好形象就可通过口才具体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得领导、同事、下属更深一层了解你,赞赏你,进一步信任你,提拔你到各种关键的岗位上,将更重要的任务托付给你,使你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助你在事业上走向成功。

语气是语言的内在动力,所有使用有声语言的场合,都离不开语气。语气包括思想感情、声音形式两个方面。若想成为一个说话富于感染力的领导者,就一定要熟练掌握驾驭语气的能力,要善于运用合适的语气来表达复杂的内容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1)注意谈话的场合

一般而言,较大的场合要注意适当提高声音,放慢语速,使语势呈一定幅度上扬,以突出重点。反之,小场合则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音,紧凑词语密度,使语势呈下降趋向,追求自然效果。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语气,比如,谈话的场合和轻松的场合,论辩的场合和对话的场合,严肃的场合和轻松的场合,安静的场合和嘈杂的场合,等等。都应该根据情况使用不同的语气。

另外,在公共场合说话,你要顾虑到周围人的安宁,声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对众人演说,要注意自己说话声音是否能使每一个人都听得到。形容一个事,或者一个人,都必须恰到好处。别以为夸大之词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实则相反,言过其实,定会受人轻视。

(2)用语气影响听者的情绪

语气能够影响听话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如喜悦的语气带给对方喜悦之情,愤怒的语气则会引发出对方的愤怒之意;埋怨的语气会使对方牢骚满腹,生硬的语气会使对方有不悦之感,等等。

语气是有声语言的最重要的表达技巧,因为说话语气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的潜意识的表露。只有掌握了丰富、贴切的语气,才能使我们在交际中赢得主动。

(3)节奏的感情色彩

节奏不是外加的东西,它取决于说话的内容和交谈双方的语境,靠起伏的思绪遣词造句,靠波动的情感多层衍进。

人们在说话、朗读和演讲中,速度的快与慢、情绪的张与弛、语调的起与伏、音量的轻与重等,变化对比,就形成了节奏。节奏在口语中起着重要作用。

节奏主要表现人的心理的运动变化,不同的回语节奏具有不同的形象内涵和不同的感情色彩。适当的节奏,有助于表情达意,使口语富于韵律的美感,加强刺激的强度。

就语言的节奏类型来说,一般分为六种。

①高亢型。声音偏高,语气昂扬,语势上行,给人以雄壮威武的感觉。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和使人激动的场合讲话。

②低沉型。声音偏低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给人以庄重、沉闷的感觉。用于悼念及具有悲剧色彩的事件的叙述。

③紧张型。语速较快,句中停顿较短,但声音不一定高。用于须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和紧急情况的汇报等。

④舒缓型。说话从容舒畅,起伏不大,声音适中,是一种稳重、自然的表达方式。用于学术探讨和阐释性、说明性的叙述。

⑤轻快型。明快清晰,多扬少抑,听来不费力,让人感到活泼、流畅。日常对话中经常运用此型,一般性辩论也常采用此型。

⑥凝重型。既不高亢,也不低沉,清晰沉稳,不滑不促,用于某些语重心长的说服教育和发表议论、抒发情感等。这种节奏庄重、严肃,听来一字千钧,发人深省。

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可以分别侧重使用某一种节奏型,并以其他节奏型为辅,互相渗透融合,从而使说话、演讲和辩论的基调明确,不呆板单调。

此外,还要练习每个词、词组和句子成分的节奏。因为每个词、每句话,都影响一个人说话的语气与节奏。

说话的速度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说话太快使听的人不易应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为说话快些,可以节省时间,其实说话的目的,是使对方领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讲话的人,或者是听话的人,都必须运用思想,否则,就不能确切把握话中的内容。当然说话太慢,也是不对的,一方面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会使听的人感觉不耐烦。

总之,缺乏节奏感的语言是平淡呆板的,而节奏感强的语言抑扬顿挫,富有表现力,是吸引听者的最大秘诀。优美的演说和谈吐,包括正确的发音、适当的速度、丰富的语句、话中略含幽默、良好姿态等,这些都可以靠学习和锻炼而获得。

语调,就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高兴、喜悦、难过、悲哀、愁苦、犹豫、轻松、坚定、豪迈等复杂情感,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同时,这种变化还可以造成声音的多样化,从而使听众乐于接受,并赋予听觉上的美感。

一般来说,语调有以下几种运用技巧:

(1)轻重变化

讲话中,利用轻重音起伏跌宕的变化来有效地传情达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当然,这是指逻辑重音的运用。它既能突出演讲中某些关键的词、句和段,从而突出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又能加强语言的色彩,美化语言。

演讲者的成功经验表明,一般的演讲,尤其是那种议论型的演讲,其结尾段往往重音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突出结尾所概括的演讲的主要内容、中心议旨,把整个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变化

在表达一般内容时,语速可以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当表达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思想情感时,出言吐语就要快些,要滔滔汩汩、势如破竹;讲到庄重、怀念、悲伤、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时,语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来。

语音的变化,应当是自然、顺畅的。只有音速适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传情达意,又能令听众感到优美入耳。如果语速不当,缺乏快慢变化,始终保持一个速度,那就很难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演讲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也使听众感到厌烦,难于接受。

(3)高低变化

语调有高低变化,或者说是抑扬变化。一般说来,高音为升调,即句子调值由低到高,句尾发音往往最高,一般用于疑问句。低音为降调,即句子调值由高到低,句尾发音往往最低,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讲话中,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对语言作高低抑扬的变化处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气无力。只有使音调的高低随意而变、随情而变,才能造成最佳的讲话效果。

(4)停顿变化

停顿,就是说话时的间歇。讲话不仅要有停顿,而且还应该利用停顿,使停顿变为一种表达艺术,以求更有效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究竟怎样停顿呢?一般说来,停顿有三种:一是自然停顿,即词语或句子间的自然间隔。二是文法停顿,即段、句之后的较长一点的停顿。三是修辞停顿,即由于某种修辞效果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对演讲来说,无疑地应综合运用这三种停顿,使它们变为一种技巧性的停顿、艺术性的停顿。

具体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可做一般性停顿。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做较长一些的停顿了。比如,在向听众提出某个问题之后,在提出自己的某个观点之后,在道出某个妙语警句之后,在讲清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之后,都要做较长一点的停顿。

总之,停顿是讲话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运用停顿艺术,不但不会使讲话散乱,反而能使整个讲话过程抑扬顿挫、起伏跌宕、连贯畅通,让听众享受到一种语言的节奏美。

毫无疑问,领导者的语言对维护领导者形象,树立领导者威信有着重要作用。领导者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赢得足够的威信是领导语言艺术的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一个领导者应该怎样说话才能与他的身份相匹配。我们都知道,得体的语言对于任何讲话者的形象都非常重要,对于领导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能使得语言与领导的其他素质配合得当,就会使领导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加令人信服。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具有令世人称道的仪表和风度,她是20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政治人物之一。而她引人入胜的演讲风格,更为她树立了很高的国际威信。她在上任后的第一次讲话中这样说道:“我是继伟人之后担任保守党领袖的,这使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在我之前的领袖,都是赫赫有名的伟人,如我们的领袖温斯顿·丘吉尔把英国的名字推上了自由世界历史的顶峰;安东尼·伊登为我们确立了可以建立起极大财富和民主的目标;哈罗德·麦克米伦使很多凌云壮志变成了每个公民伸手可及的现实;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赢得了我们大家的爱戴和敬佩;爱德华·希思成功地为我们赢得了1970年大选的胜利,并于1973年英明地使我们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在这段讲话中,撒切尔夫人列举了近代史上英国历任首相的功绩,以此来表明自己的任重道远和豪情壮志。

1979年撒切尔夫人在大选中获胜,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在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她在讲话中有一段这样说道:

“不论大家在大选中投了谁的票,我都要向你们——全体英国人民呼吁:现在大选已过,希望我们携手前进,齐心协力,为我们所自豪的国家的强大而奋斗。我们面前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让我们一起奋斗吧!”

她的演讲使她成功地贴近了广大民众,增强了她在英国人民心中的归属感。

1987年她第三次连任,她的讲话已经变得充满斗志和霸气:

“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提醒整个自由世界注意,英国再次信心百倍、力量强大和深受信任。我们信心百倍,是因为人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力量强大,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欣欣向荣,富有竞争力,而且在不断强大;我们深受信任,是因为世人知道我们是一个强大的盟友和忠实的朋友。”

从撒切尔夫人的演讲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首相,她一上任就表明了自己的目标,以增加全体人民对政府和自己的信心,并以此获得人民的拥戴。随着时间的推移,撒切尔夫人越来越倾向于表现自己的信心和王者之气。这也进一步使得她在人民中的威信不断提高。

领导者以语言树立自己的威信,通俗说就是要使自己的话让下属相信并且信服,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地支持你,这就是威信。要使得下属对你的话信服,你应依次做到如下几点:

(1)要表现得平易近人

这样有助于拉近你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培养一种归属感。

(2)要表现出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远大志向

使下属觉得跟随着你去奋斗是很有前途的。这样他们才有信心跟随你,

拥护你。

(3)要显出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霸气

每位领导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威慑力,这样才能使得下属对你服从。这种霸气体现在领导的语言风格上应该是典雅庄重的。但要记住,有霸气并不是代表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如果是那样的话很容易失去人心。

(4)要给予下属积极的刺激与激励

时常肯定下属的进步和优异表现,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下属会更加信任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树立领导威信,重要的是显示出作为领导应具有的领袖气质。领袖气质是一种咄咄逼人,舍我其谁的豪气。只有具有这种气质,才能卓有成效地指导工作。下面我们以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例,来看看什么是语言中的王者之气。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经常会微服出巡。有一次,他巡游归来,一行人马走到都城金陵郊外一个渡口等船渡江。正巧,一群赶考的举子们也在等船。

举子们见渡船尚未到,就在江边吟诗作对,切磋文采打发时间。朱元璋觉得很有趣,便静静地站在一旁,听他们作诗。

当日江边风景十分壮丽,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苍茫的钟山在雾气中时隐时现,气势磅礴,偌大的采石矶屹立于江岸,伟岸至极。

一个年轻举子凝视着眼前的壮美河山,吟道:

“采石矶兮一秤砣。”

举子们听了都一致称赞道,“这个比喻很是大气。”

朱元璋听了,笑着说道:“此句子的气魄如此之大,恐后难以为继啊!”

大家听了一想,的确如此,把这么大的一座采石矶仅仅比作一个秤砣,那秤杆、秤钩可得是什么呀?即使勉强凑出这么大的秤,又去秤什么呢?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朱元璋见状大笑,说道:“我来试一下。”说完,便高声朗诵起来:

“采石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举子们听罢后个个都目瞪口呆,能作出如此气吞山河之气势的诗的人只可能是当今万岁,于是,举子们纷纷下跪拜见皇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领导很容易用语言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气势来,而且这种表现在很多时候还是无意的。只要你有领导的威信,就会在语言中自然流露出领导者的气势。

领导者的威信是群众发自内心地对领导者信服的一种真实感情,是一种由衷的敬佩与信任,是领导者的言行对下属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共鸣。树立威信,领导者就应该在讲话中要时刻注意下属们尚未发现的问题,言谈举止中要有个人魅力,处处起表率作用。而且还要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环境发挥自己的讲话技巧,切忌态度高傲,目中无人。要把接近下属当成自己的目标,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沟通,是一个交换意见的过程,因此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在沟通时都应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可遗憾的是,人们总认为如果想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全盘托出,就会少了许多安全感。的确,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谎话连篇。只有敢于讲出真心话,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使谈话有意义。

事实上,越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说话就越应加入自己真实的感情,这样才会打动听者,赢得别人的尊重。美国前总统林肯是公认的伟人,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擅长于演讲的政治家。他曾在1863年11月29日发表了著名的“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这篇演讲至今仍然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同时也被视为演讲词的典范。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演讲稿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87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陆上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她在自由之中成长,并为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而献身。如今我们已从事一场伟大的战争,考验着这个国家,看一个如此成长和如此奉献的国家能否长存于世。”

“我们在这战争的战场上聚会,奉献出战场的一部分土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世人不大会注意也不会太长久地记住我们此刻所说的话,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

“我们面对这些光荣地为国家奋斗并牺牲的人,我们更应该发挥出我们的爱国热情。换句话说,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些爱国者们白白牺牲,我们要祈求我们的国家在上帝保护之下,能获得更新更大的自由。”

“我们只要能树立起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政治,我们的国家就不会从地球上灭亡。”

这篇不足三百字的讲演稿之所以会赢得世人的如此赞誉,不仅因为是它简短精练,用词巧妙,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林肯的情感。林肯只用了短短五分钟就完成了这次演讲。林肯的语言真诚朴实,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加以修饰,但却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因此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记忆,并使听众产生了共鸣。

因此领导在讲话时,不用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辞藻的优美,想要感染听众,只需要注入真实感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赢得别人的敬意,也会拉近谈话双方彼此间的距离。

在现实中,也许说出真心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大家都习惯于相互揣摩、相互猜疑。最终,我们变得相互误解。作为领导者,要有时刻保持客观眼光的能力,不要犯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在私下和下属谈话是一个彼此交心的良好时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领导容易对哪些问题犯错误。

(1)只有“指挥”,没有指导

领导的语言应该带有一定的指导性,指导性的语言不仅可以使领导更加平易近人,而且较容易被听者接受。但有的领导由于职位高高在上,渐渐地忘记了说话应该加入真感情。

(2)和下属的意见无法一致

领导者经常习惯于对一切事情说了算,不听取下属的合理性建议。在与下属商讨工作时也是走走形式而已,并不能以认真的态度交流沟通。这样双方是很难达成共识的。

(3)难以体谅下属的难处

领导者在和下属谈话时,有时会犯“自说自话”的错误。他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从来不能真正地站在下属的立场上思考。

(4)用虚假的感情与下属交谈

有些领导者虽然意识到了感情真切对于自己说话的感染力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他们又不想流露出真情实感。于是就只能用做作的感情修饰自己的语言,这样做是不可能有任何良好效果的。

(5)对待下属加入个人的好恶

有些领导会把下属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区别对待。他们会对那些自己喜欢的下属大发感慨,说话饱含感情;而对那些因为背景、志向不同的下属总说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套话。

(6)说实话只挑好听的说

这些是领导者比较容易犯的错误。隐瞒对下属的不满,逃避谈论他们的缺点就不能算是真实想法。那样的谈话也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意义。

(7)真话说到毫无保留

说心里话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保留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坦诚相见”并不一定要做到“赤裸相见”。

领导在谈话时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情,并不一定要开门见山式地表达出来。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一个心胸开阔、毫无城府的领导肃然起敬的。这其中的有些人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这只不过是收买人心的诡计;另外一些人会利用你的坦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以怨报德。因此,袒露感情也要分清场合和对象,把握好时机和方法,这样才不会得不偿失。

西安事变前夕,很多爱国将领都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有很大意见。这其中不乏想以武力扭转这种局面的人,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抱有这样态度的人。那时两人频繁接触,但并没有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这可是一个关系到自身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因此,两人都非常小心谨慎。总是欲说还休,始终没人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这一天,两人又见面讨论军事问题。聊着聊着杨虎城就聊到了自己手下一个叫做王炳南的副官,王炳南是个共产党员,张学良也认识。于是杨虎城说道:“王炳南可是个激进分子,他极力主张扣留蒋介石!”

张学良接口道:“这想法是很激进,但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嘛。”杨虎城见张学良这么一说,也就不再犹豫,将自己的想法照实说了出来。张学良一听很高兴,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终于以“兵谏”的形势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当时,张学良的势力比杨虎城大得多,而且又和蒋介石称兄道弟。杨虎城如果贸然把自己的观点说给张学良听,是要冒很大的风险。于是他巧妙地借用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遭到反对也可全身而退。这种袒露心声的方式确实既保险,又有效。领导者也不妨在表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之前先投石问路,试探对方反应,这样就会少碰钉子。

很多事实都证明,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但一定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

真感情、真心话是现代职场中最为可贵的东西。如果领导者可以在说话时充分表现出这两样,一定会让听者有所感触。如果能随心所欲,进退自如,那你就已经是真正掌握了说话的艺术。

领导者在做员工的思想工作时,除了用自身的形象来影响人之外,主要通过语言的表达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化解矛盾和处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听了会跳起来,而有的人听了却会笑起来,这里面就有一个语言艺术问题。

(1)要言之有情

“情”是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因此,企业领导者在做思想工作时,语言要富有人情味、感染力,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样就会拨动他们的心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2)要言之有理

理是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的红线。作为一家企业领导者,在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语言要富有哲理,逻辑性要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3)要言之有度

领导者讲话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添油加醋,任意拔高,使人疑不可信;批评也要恰如其分,不可节外生枝,言过其实。

(4)要言之有物

领导者讲话时要有血有肉,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要高谈阔论,故弄玄虚。

(5)要言之有信

俗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企业领导者讲话要守信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树立领导者的威信。

(6)要言之有美

领导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语言要高雅,给人一种新切美好的感觉,使人听了心情舒畅,乐于接受。

(7)要言之有趣

领导者与员工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相互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因此,企业领导者在谈话时,要言谈随和,语言诙谐,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8)要言之有新

领导者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者,因此谈话时要有时代感、新鲜感,能够带来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和新的内容以增强讲话的力度和吸引力。

领导者讲话所表达的意图是需要有关组织、个人去遵循、执行、办理的。所以,领导者讲话要做到简洁精炼,质朴自然,富于美感。

领导者讲话所表达的意图是需要有关组织、个人去遵循、执行、办理的,可以说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领导者讲话要做到简洁精炼,质朴自然,富于美感。

领导者讲话之前,一定要明确就什么问题而讲,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讲,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要求等。确定了主题,就要围绕主题选材,与主题无关的词汇、语句,即使再优美、再精彩,也要坚决舍弃,一些常识性或即时性的意思大家都懂,就没必要在讲话中重复。如果讲一些似是而非、可有可无和漫无边际、人家已讲了若干遍的陈言套话,除了令人生厌外,还会窒息人们的思想,与时代主题格格不入,对推进工作也是极为不利。

质朴、自然,就是尽量使用大众化语言,不用冷僻字句。

领导者要做到话语简洁平易,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肯实在

要想使当众讲话简洁还必须做到中肯实在。当众讲话不在乎长短,关键要中肯实在,说到听众的心里去。对于那些空话、套话,听众不但不愿听,甚

至觉得是在受折磨,更是浪费时间。

要想讲话精辟简练,不拖泥带水,关键是学会概括,善于把大量琐碎的事物,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成简短的话语。讲话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括能力的大小。不会概括,讲出来的话自然就会显得平铺直叙,不够精练了。因此,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来达到使语言精练的目的,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2)纵向概括

按照时间或先后顺序,把一些零散的事实材料,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成几条或几点。

(3)横向概括

按照空间顺序,把横向的一些零碎的、分散的、复杂的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概括,使其条理和层次清晰,便于记忆。

(4)理论概括

就是对大量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得出带有本质性、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

概括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的一种技巧和艺术。人们在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发表意见时,为了使对方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讲话意图,领会要点,往往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不少讲话者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势,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能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达。所以,一个讲话者的讲话,应该具备概括性,要时刻把握概括的要领。

(1)事理概括

是指讲话者在讲话中,常常要列举一些典型事例。从这些事例中选取尽量能说明观点的有用部分,摒弃其他非本质部分,并沿着这些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得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2)浓缩概括

是指讲话者在当众讲话过程中,对一些具有结论性的内容,或者能独立存在的内容单元,通过集中提炼,成为极简单的句子、词或整齐的短语,在听众记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例如:一位省委宣传部长对新闻单位存在的问题作了这样的讲话。他说:“近些年来,有些新闻单位放松新闻队伍的建设,党的新闻优良传统被淡化了。在部分记者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跑沿海的多了,跑内陆的少了;跑城市的多了,跑农村的少了;跑会议的多了,跑调研的少了;跑富裕单位的多了,跑贫困地区的少了。有的记者很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而是习惯会议开开,宾馆住住,礼品拿拿,简报看看,大笔挥挥。这种作风不改变,我看是非常危险的。”

这里用了“四多四少”这样四个对比,加上五个短语,既是很实际的批评,也是很高超的总结。

(3)扩大概括

是指把某一单独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它所属的全类个体上去,从而把全类个性概括在一起的推理方法。

齐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一起在郊外打猎。魏惠王带着几分夸耀的语气说:“你们齐国可有什么奇珍异宝吗?我们魏国虽不算大,尚且有十枚直径为一寸的宝珠,这些宝珠晶莹滑润,玲珑剔透,到了夜间,亮光闪闪,光芒四射,能够把前后十二辆车子照得通亮,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贵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怎么连件像样的国宝都没有呢?遗憾!遗憾!”

齐威王微微一笑说:“我们所说的国宝与你们看重的国宝迥然不同:我有一个名叫檀子的大臣,现在镇守在南城,他恪尽职守,爱兵如子,夜不卸甲,使得强悍的楚国人不敢骚扰我国的南部边疆;我有一个名叫盼子的大臣,带病在高唐驻防,他办事异常精细,防范特别严密,使得赵国人不敢在我国的河流里撒网捕鱼,为国家赢得了一大笔渔业收入;我有一个名叫黔夫的大臣,被派去治理徐州,他文武并用,恩威并施,使得燕国、越国的老百姓自愿迁移过来的多达七千余家;我还有一位叫种首的大臣,负责维护秩序,缉拿盗贼,他向各地发布告示,晓以利害,让老百姓群起监督,结果歹徒盗贼自首,形成了夜不闭门、路不拾遗的太平局面。要讲国宝,以上四位出类拔萃的贤才,就是我们的国宝。他们思想和业绩所反射的光辉,连千里以外的地方都照耀到了,哪里是那些仅仅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宝珠所能比的呢!”

魏惠王一听,脸羞得通红。

齐威王将自己的“国宝”与魏惠王的国宝作了一番比较,对方的只能照亮十二辆车子,而他的确可以照耀到千里以外,使天下太平。从而揭示了一条真理——真正的国宝是人才。

古语讲“至诚足以感人”,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语中肯,怎么会不受听众的欢迎呢?

1915年,科罗拉多州煤铁公司的矿工为了要求改善待遇,进行了罢工,因为公司方面处置不善,这次罢工又演变成了流血的惨剧,劳资双方都各自走了极端。这次罢工,持续了两年之久,成为美国工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罢工。那时管理矿务的人,就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这位小洛克菲勒,最初使用高压手段,请出军队来镇压,闹成了流血惨剧,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罢工的时间更延长下去,使他的财产,受到了更大的损失。后来,他改变方法,用了柔和的手段,把罢工的事情暂时置之不谈,特地去和工人为友,到各个工人的家中去慰问,使两方面的情感慢慢地转好起来。以后,他叫工人们组织代表团,以便和资方洽谈和解。他看出了工人们已经对他稍稍释去了敌意,于是,便对罢工运动的代表们做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说。这一次演说,把两年来的罢工风潮竟完全解决了。

他在那次演讲中说:“在我有生之年,今天恐怕要算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十分荣幸,因为我能够和诸位认识,如果我们今天的聚会是在两个星期之前,那么,我站在这里就会是一个陌生人了;因为我对于诸位的面孔的认识还只是极少数。我有机会到南煤区的各个帐篷里去看了一遍,和诸位代表都做了一次私人的个别谈话;我看过了诸位的家庭,会见了诸位的妻儿老幼,大家对我都十分的客气,完全把我看做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见,我们已经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现在,我们不妨本着相互的友谊,共同来讨论一下我们大家的利益,这是使人感到十分高兴的。参加这个会,是厂方的职员和工人的代表,现在蒙诸位的厚爱,我才能在这里和诸位相见并努力化除一切矛盾,彼此成为好友,这种伟大的友谊,我是终身不会忘掉的。我们大家的事业和前途,从此更是展开了无限的光明。在我个人,今天虽然是代表着公司方面的董事会,可是,我和诸位并不站在对立的地位,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友谊的。我们彼此有关的生活问题,现在我很愿意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让我们一起从长计议,获得一个双方都能兼顾到的圆满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是对大家有利的事……”

小洛克菲勒的讲话,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话语中肯,引起了矿工广泛的共鸣,一下使自己脱离了困境。

说话除了话语中肯之外,还要言之有物,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听别人作讲座,领导作报告,还是和周围的人聊天,都会碰到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时候,上面讲得很热闹,下面听众却觉得困顿乏味,嫌内容假大空,虚无缥缈,不知所云。听众最怕听到的演讲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为什么会出现言之无物的情况呢?要究其根本,问题在于谈话者、演讲者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讲内容。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说话,怎么能期待给听众一个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的演讲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困难,简单地说就是要很充分地精心准备自己的演讲内容,在演讲、讲话之前比较透彻地理解问题。

有一天,林肯律师事务所来了一位行走蹒跚的年老寡妇,她是一位阵亡士兵的妻室。她向林肯泣诉,说她应该领取的四百元的抚恤金,被一位发放抚恤金的官吏,勒索去二百元的手续费。这件事,林肯听了勃然大怒,立刻为她向法庭对那位官吏提起诉讼。

开庭的时候,林肯用愤怒的目光看着被告,他所说的话,差不多每个字都十分中肯且言之有物,那种严正的态度、热烈的情感,几乎使他跳起来剥掉那位被告的皮:“时间一直向前迈进,在1776年的英雄,已经成为过去了,他们是被安置在另一个世界中了。但是,那位英雄,已经长眠地下,他的年老衰颓而且又跛的遗孀,此刻来到我们的前面,请求替她申冤。在过去,她也是体态轻盈、声音曼妙的美丽的少女,现在她贫无所依了,没有办法,只好来向享受革命先烈所争取到的自由的我们,请求给予同情的帮助和人道的保护。我现在所要问的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援助她?”

当林肯这样的一段中肯的话说完了,居然有人感慨得流下眼泪,大家一致认为那老妇人的抚恤金是分文不能少给的。法庭最后分文不少地追回了士兵遗孀的抚恤金,严肃审判了那个官吏。

第一时间更新《领导口才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