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能言善辩,让心中流淌出来的语言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剔除口语中的杂质,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

1、美化语言的方法

要美化语言我们可以使用语气词。

“呢”、“啊”、“呀”之类的语气词,具有表示某种感情和语气的作用。有的人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周期性地在一句话中间或结尾带上“啊”一类的词,而这些语气词既不表示感情,也不表示语气,它就自然成了口语中多余的东西了。同书面语相比,日常口语中语气词是用得比较多的,但语气词用得太多,只会给听众留下一种松散、凌乱和拖沓的印象,语意信息的传递很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思想感情的表达很可能因此被削弱。此外,在严肃、庄重的场合,特别要求口语表达的规整、畅达和严谨,这时语气词的使用更要特别控制。

除了使用语气词以外,还要注意使用杂音。

人说话时所常犯的语病是有杂音。有些人谈话风度很好,只是在语言之间,有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例如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或是喉咙里好像不畅通那样,轻轻地咳着,或是在每句开头常用一个拖长的唉声,好像每一句都要犹疑了一阵才讲出,或是说完一句,总加一个“啊”,好像每句都怕人没听清楚的样子,诸如此类都是要加以消除的。这些杂音使你本来很好的语言,好似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一样,大大地减少了它原有的光彩。

论辩语言要产生理想的音响效果,最主要的是讲究句式的匀称、平仄的协调、韵脚的和谐,并巧妙地运用叠音词、象声词、语气词、双声词等,使话语节奏变化多端,声音和谐,具有抑扬顿挫的音色美。

2、剔出语言中的废话

我们常见的语言中的废话包括口头禅和空话、套话等。

有人喜欢说套话,习惯于现成的说法,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当然啦”、“坦白地说”、“你明白么”、“你说是不是”这类的词句。这类的小毛病,“患者”可能不曾自察,但在听者看来却很扎眼。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套”过多的意思,最“妙”的是有些人太懒,喜欢用“那个”来代表一切形容词。谚语本来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但是,两三句话就套用一个谚语,只会使人觉得油滑,使人眼花缭乱,好像一个美丽的女人却满身珠宝,叫人不忍卒读。

口头禅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另外一种语言中的废话。口头禅又叫口头语。有的人开口就是“我以为”、“这个”,有的在句中喜欢带上一句“就是说”,有的在句中或句末带上一句“是不是啊”、“对不对啊”之类的口头禅,而这些根本就不具有意义。当一个语句成为你的口头禅时,你就很容易被它束缚,以致无论你想说什么,也不管是否适用,都会脱口而出。这类毛病不改,是很容易使人窃笑的。

夸张的词有引人注意的效果,但如果用得太滥或者失当,反而招人怀疑。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他连午饭、价钱也都伟大起来了。说一个人好,有着许多种表现方法,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好人”,他到底是怎样的好法呢?没有犯大过的人都可以说是一个好人,到底他是一个怎样的好人呢?你的所言不可能都是最重要的消息、最动人的故事或是最可笑的笑话,所以你不要滥用“最”、“极”、“非常”等字眼。否则,别人只会认为你是一个喜欢夸大的人。

除了上边几种,还有一种经常用到,就是叠句。

用叠句的时候,除非是要特别引人注意,或特别要增强语句中力量时才使用得着。在平时,这种习惯还是避免为佳,譬如说“明天会”,就不要一律都说成“明天会明天会”。答应别人一件事时,说一句最多两个“好”字已经够了,但有些人却“好好好好好”地说着不停。过犹不及,凡事要适可而止,把客气话说得太多,反而使人讨厌。如果你是个太爱讲究客气的人,你还是改变一下作风吧!

汉语中的句式多种多样,如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口语句和文言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表意功能,它们的语气、语调、气势、表意重点以及语体色彩都有所不同。论辩要根据论辩的目的、渲染的意境,选用最合适的句式来表达思想感情。

如果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去表达某种含蓄的意义,就是谐音法。谐音是一种修辞法,其作用在于使思想表达得更含蓄、曲折,给人印象更深刻。

1、用谐音表达含蓄的意思

有二人,自认为才华出众。一天,他二人同游于山川之间,诗兴大发,乃吟出一联云:

“看见两只鹅,慢慢走下河。”忽然,发觉自己的诗太妙了,像这样的天才必然短命,所以二人又痛苦不已。

恰好,欧阳修这时赶到,问为何痛哭流涕,二人据实以告。欧阳修遂加上“白毛浮绿水,红掌泛清波”二句以成诗。

二人觉得此人做诗平淡无味,比起自己还差十万八千里,于是说:“咱们去拜访当代大诗人欧阳倏。”欧阳修纠正应为“欧阳修”,不是“欧阳倏”,并答应陪他们一块去。

三人乘船行至江中,那人诗瘾又发,乃出口一联句:“三人同一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紧接着说:“修也不知尔,尔也不知修(羞)。”

欧阳修利用“修”和“羞”的音同,恰到好处地讽刺了那两个狂妄自大的人。

谐音法作为修辞的作用,在于提高感染力,这是语言的艺术,而不是逻辑问题。

据说,清代末年李鸿章有个远方亲戚,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却凭着与李鸿章的亲戚关系,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心想借此蟒袍加身,弄个一官半职。但试卷到手,竟有一多半字不认识,无法成文交卷,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之中,他便在试卷上写了一句话:“我乃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之亲戚。”无奈“戚”字又不会写,竟写成了“妻”。主考官阅卷时,看到“我乃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之亲妻”时,不禁拈须矜笑,提笔在考卷上批道:“所以本官不敢娶(取)你。”

由于录取考生的“取”与“娶”同音,就把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扯到了一起。并且,两次谐音产生了一个连锁递进的演绎过程:“戚”与“妻”谐音,产生词义反差;“取”与“娶”谐音,又派生出另一个词义反差。而这个不“娶”正好又与草包考生的希望相反,这种由于谐音而产生的双重复合误差,就使得这则小故事极富讽刺和幽默感,而显出考官的机敏与诙谐。

2、用谐音应付难题

薛登的父亲是朝廷宰相。有个叫金盛的奸臣十分嫉恨他,想着法子陷害他。但苦于无从下手,便在宰相的小儿子薛登身上打主意。一天,金盛见薛登与一群孩子玩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喊道:“薛登,你是个像老鼠一样的胆小鬼,肯定也不敢把皇门上的桶砸掉一只。”薛登年幼,不知是计,被金盛一激,一时兴起,跑到皇门边上,把立在那里的两只木桶砸碎了一只。金盛见了,以为得计,立刻禀报皇上。皇上大怒,立传薛登父子问罪。薛登却笑嘻嘻地问皇上:“你说是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统)天下好?”

“当然是一统天下好。”皇上说。

薛登高兴地拍起手来:“皇上说得好,一桶(统)天下好,所以我把那只多余的桶(统)砸掉了。”皇上听了转怒为喜,赞道:“好个聪明的孩子!”便对薛宰相说:“爱卿教子有方,请起,请起!”

金盛见状,贼心不死,即刻进谗言:“薛登临时胡编,算不得聪明,让我再试他一试。”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金盛便对薛登嘿嘿冷笑道:“薛登,你敢把剩下的那只桶也砸了吗?”

薛登瞪了他一眼,说了句:“砸就砸。”便头也不回地把皇门上剩下的那只木桶也砸了个粉碎。

皇上喝道:“顽童,这又做何解释?”

薛登不慌不忙地问皇上:“陛下,你说是木桶(统)江山好,还是铁桶(统)江山好?”“当然是铁统江山好。”皇上答道。薛登又高兴地拍起手来:“皇上说得对。既然是铁桶(统)江山好,还要木桶江山干什么?皇上快铸一个又坚又硬的铁桶吧!祝吾皇江山坚如铁桶。”一句话把皇上说乐了,下旨封薛登为“神童”。

薛登利用“桶”与“统”的谐音,敏于机辩,转祸为喜,不能不夸他大脑的聪明和口才的善辩。

巧用谐音,也能收到说辩中的幽默与讽刺效果。

纪晓岚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辩才,曾当过朝廷的侍郎。和珅是一个奸臣,曾当过尚书。和珅对纪晓岚的才能十分嫉妒。有一天,纪晓岚和他一起到公园散步。这时,有一条狗从他俩身边跑过,和珅指着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他想用谐音双关骂纪晓岚。纪晓岚十分机敏,马上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弄得和珅十分狼狈。

和珅自作聪明,想利用谐音骂纪晓岚,结果反倒被纪晓岚用谐音戏弄了一番。

在现代民众的口语中,脍炙人口的“歇后语”,也都是利用谐音造成的。

谐音术作为修辞的作用,在于提高语言的感染力,这是语言的艺术,而不是逻辑问题。但是,说辩中也可借谐音术去偷换概念进行诡辩,使之成为诡辩术。

《五代史补》中曾记载唐代敬新磨利用谐音术戏弄皇上的事。一次,敬新磨向唐庄宗奏事,不料殿中一恶犬张牙舞爪扑来。敬新磨忙靠着廷柱呼叫:“陛下不要放纵儿女咬人。”庄宗听了大怒,弯弓搭箭便要射杀他。敬新磨连呼道:“陛下不要杀我,臣与陛下同为一体,杀之不祥。”

唐庄宗听说“杀之不祥”,忙问其中缘故。敬新磨却说:“陛下开国,改元同光。天下人都称陛下为同光帝。同者,铜也;敬者,镜也。镜即为铜,敬则同也。这不说明臣与陛下同为一体么?若杀敬新磨,则镜不能磨;镜不磨则无光。镜无光则铜无光,铜无光则同无光。同光帝无‘光’,哪还有‘帝’?”

庄宗听了大笑起来,称他好辩才,赦免了他。这里的“同”与“铜”、“敬”与“镜”,便是巧用谐音。

谐音运用得好,能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3、以牙还牙,用谐音对付对手

一个有名的木匠领着一群人承包一个财主的台阁修建工程,财主和他口头约定,如果修建台阁合他的心意,赏五马驮银子、一担米、两只猪和三坛酒。

台阁修好了,财主没查出半点毛病,于是叫家丁牵来五匹马,并排站着,背上横搁一块大木板,木板上放了一块比指甲还小的银子。财主说:“这是五马驮银子。”接着财主拿来用鸡蛋壳装的米粒说:“这就是外赏你的‘一蛋米’。”然后财主又从纸匣里拉出两个蜘蛛,说:“这是‘两蜘蛛’。”最后,他把手指头在只装半杯酒的酒盅里蘸了一下,向前弹动三下,说:“这是‘三弹酒’。”

由于没有文字根据,工程承包人亏了本,只好自掏腰包,给手下人发了工钱。

利用谐音,有意识地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方法含蓄委婉,生动活泼,又幽默诙谐,饶有趣味,能够给人以意在言外之感,又使人回味无穷,因而经常为人们在论辩中使用。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者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便是利用谐音。

乾隆皇帝一次微服私访,一代大学士纪晓岚伴驾前行,两人都走得口干舌燥,纪晓岚就在一棵梨树上摘一颗梨独自吃了。乾隆皇帝生气地说:“孔融四岁能让梨,爱卿得梨为什么就不让呢?”纪晓岚知道自己失了礼,赶紧解释说:“梨者,离也。臣奉命伴驾,不敢让梨。”乾隆皇帝又说:“那分给我吃一口梨也好啊!”纪晓岚于是也借助于同音词的谐音关系说了:“臣哪敢与君分梨(离)呢?”乾隆皇帝咽了咽口水,对纪晓岚却没有办法。

在论辩中,当遇到棘手的问题不好回答或者不能回答,利用歧义往往能够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阿凡提在闹市租房开美容店,租期一年,店主每次理发都不给钱。有一天,房东又来了,阿凡提照例给他剃了光头,边刮脸边问道:“东家,眉毛要不要?”店主不快,说:“废话,当然要!”阿凡提于是两刀,把店主的两道眉毛剃了下来,说:“要,就给你吧。”店主气得说不出话来,埋怨自己不该说“要”。这时,阿凡提又问:“喂,胡子要不要?”店主忙说:“不要!不要!”阿凡提于是又是两刀,把店主苦心蓄养的大胡子刮下来,还把它甩到了地上。就这样,阿凡提言在此而意在彼,把店主整治得无可奈何。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美国总统里根决定恢复生产B-1轰炸机,引起了许多美国人的反对。在记者招待会上,里根面对责问侃侃而

谈:“我只知道B1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一定也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此妙言,竟然使得那些反对者一时不知所措。

谐音运用得好,也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难题。

在论辩中,很多经验之士常常根据语境表达的需要,运用更换语词或调换语序的方法,从而收到很好的论辩效果。根据语境表达的需要更换语词或调换语序,可以摆脱困境,变被动为主动。

所谓更换语词是把对方辩词中的某个词语根据语境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从而产生新的含义,收到风趣、幽默、批驳、讽刺的效果。

某农场召开批判大会,批判一位小学教师打自己的妻子。台下的群众都知道这是造反派头头所为,因为他与教师的妻子关系暧昧,但大家敢怒不敢言。教师的妻子首先上台控诉说:“他不把我当人看待,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

这时,只见教师的同事许某突然跃身上台发言:“你也是人民教师,读书人,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彻底认罪。”

造反派头头听了频频点头,教师的妻子也洋洋得意。这时,许某提高嗓门继续说:“……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公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话音刚落,台下哄声四起,造反派头头与教师的妻子窘迫不已,半天说不出话来。

所谓调换语序,是指根据论辩需要改变同一词语、词组的排列顺序,使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产生一种新的含义,给人以新的感受。

湘军首领曾国藩率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连连遭到惨败。如何把军事上屡遭惨败的战况向皇上禀报呢?曾国藩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无计可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在奏章上写下了“臣屡战屡败”的字眼。

曾国藩手下的军师读了奏章之后,连连摇头说:“不可,不可!”他觉得如此上报,就有杀头的危险。曾国藩向他请教挽救的办法,军师微微一笑,提笔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曾国藩看后,不禁拍案叫绝。

从字面上看,“屡战屡败”表示指挥者昏庸无能,战场屡屡失败;而“屡败屡战”则表示不畏失利,不甘失败,英勇战斗。一字换位,意义完全不同。

论辩中,巧换词语,可以摆脱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增加幽默感,使表达深刻隽永,意味深长。

有一次,一对情人外出旅行,在车上和一位老先生相邻而坐。老先生风趣健谈,小姐和他谈得很投机,有说有笑。她的男友一肚子不愉快,小声对女友说:“小心点,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女友安慰说:“放心好了,我是醉酒之意不在翁。”

他们的对话被老先生听到了,就自言自语地说:“我是醉酒之翁不在意啊!”

老先生真是风趣,一改语序,既展示出自己的大度,也传达了对小伙子的批评。

更换语词时,替代词应该是定型的术语、习惯语、常用词,并且是听众所熟知的。听众不熟悉,则易造成不知所云的效果。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合体字如会意字、形声字等,大都可以分成独立的几个组成部分,各部分也可以表示一定的意义。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辩论中,就是通过对汉字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拆合来取得辩论胜利的一种方法。

文字拆合法和语言顺序变换法是辩论中常用的方法。

有一年,北京语言学院举行了一场由外国留学生主持参加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为:男女平等——女性的出路。与会的各国留学生肤色不同,国籍各异,却使用着同一种语言,即汉语,可以说辩论起来有声有色,慷慨激昂。

正方认为,参加社会工作是女性的最佳选择,女性应在各方面同男子竞争。而家务劳动束缚了女性的才能,因此,家务劳动是男女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方则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女性最佳方案。妇女主持家务有助于家庭和睦。“男主外女主内”更会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辩论很快向纵深发展。正当双方辩论唇枪舌剑、精彩激烈时,来自南斯拉夫的反方队员桑佐兰从容答辩道:

“汉字的‘安’字,即意味着女人应在家里,‘男’字则意味着男人做户外工作。中国文化是很古老的,如果中国人错了,那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可辩论的呢?”

说着,他风趣地摊开了双手。他的精彩答辩引来了满堂喝彩。

在古文字中,“安”字是指女人居于室内,而“男”字指在田中劳动。桑佐兰通过对“安”、“男”两字的拆合,有力地反驳了对方,论证了反方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辩论效果。

苏轼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在家中书房独坐。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但他沉思颇久,未得下联,只好先搁下。

过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对,依然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当时正值暑天,苏轼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苏轼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苏轼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书生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分客的情景。从此书生对苏轼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另外,语言顺序是语言单位的组合手段之一,特别是汉语语言单位的重要组合手段。在一个句子中,语言顺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往往很不相同。语言顺序变换其实就是通过巧妙变换语言单位的组合顺序来达到辩论取胜目的的方法。

同在生活中一样,语言顺序的变换在辩论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辩论者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就不能不注意选择恰当的语言顺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1、语言顺序不同,所表达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就不相同

有人问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您和平庸的人有何区别?”

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这里,亚里士多德巧妙地变换语言顺序,表达了两种人不同的生活目的。

2、语言顺序不同,给人的感受不相同

两名法学大学生正在争论一个问题:学习法典时可不可以吸烟。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便去找拉比,请他来做决断。

“拉比,”学生甲问道,“学习法典时吸烟行吗?”

“不行!”拉比非常生气地说。

学生乙走近拉比,问道:“拉比,人们在抽烟时学习法典行吗?”

“当然行!”拉比兴奋地说道。

其实,两位学生说的是同样一件事情,即一边抽烟一边学法典,但因为两位学生说话的语言顺序不同,给拉比的感受就不相同,所取得的辩论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3、语言顺序不同,表达的因果关系不相同

1933年2月,英国作家萧伯纳到中国游历。鲁迅、蔡元培等人与他在宋庆龄家里欢聚。饭后,大家到花园散步。这时恰逢多天阴雨后天气初霁,柔和的阳光照在萧伯纳的银发上,蔡元培先生高兴地说:“萧翁,你真有福气,在上海看见了太阳。”

萧伯纳听了微微一笑,说:“不,是太阳有福气,在上海看到了萧伯纳,”

因为变换了语言顺序,萧伯纳的话妙趣横生,充满了诗情画意。

4、语言顺序不同,表达的语意主次轻重不相同

日本的一家布店店主,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顾客,就采用不同的语言顺序。对来自京都的顾客,店主会说:

“这虽是大阪的丝,但是,是在京都织成的布。”

而对于来自大阪的顾客,店主又会说:

“布是在京都织成的,但原料是大阪的丝。”

像这种句式,语言顺序不同,所突出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因此,会给无论是京都还是大阪的客人都留下很好的印象。

俗语是通俗而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包括谚语、歇后语和口头上经常使用的某些成语等。它是经过人们长年传诵,千锤百炼丰富起来的。它们寓意深刻,韵味隽永,结构固定,琅琅上口。

1、考虑使用谚语

“……行得正,走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斜,虽然他们受到了一些人的诬蔑,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但我们坚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们的辛苦,他们的付出是会得到人们的理解的。”

这里两处运用谚语,入情入理,很有表现力。

2、成语

“我想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我们是珍重合作的,但他们也必须珍重合作。老实说,我们的让步是有限度的,我们让步的阶段已经完结了。他们已经杀了第一刀,这个伤痕是很深重的。他们如果还为前途着想,他们就应该自己出来医治这个伤痕。‘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这是他们自己性命交关的大问题,我们不得不进最后的忠告。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这是毛泽东在1941年1月就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后,向反动派提出的严重警告。这段话里,运用了多个成语,妙语连珠,文采熠熠,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歇后语

“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有些人对我们农民冠以‘土包子’、‘傻冒’之美称,他们门缝里瞧人——把我们看扁了。但是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

这里运用了歇后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在论辩中运用成语、谚语、歇后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能乱用。有些成语、谚语、歇后语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内容浅陋粗俗,不堪入耳。如“妇人是枝花,灶前灶后扒”,“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崽会打洞”,“茅厕里游泳——奋(粪)勇(涌)前进”等。

⑵不能太多。这些语言有俏皮感,但用多了显得轻佻浮滑,会冲淡主题,失之庸俗。

⑶要自然、完整,与正文融为一体,可以用一些提示语连接。如“有道是”、“俗话说”等。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论辩中的歧义法是指巧妙地利用语言中的多义词或同义词,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将表示甲义的语言,换过来表示乙义,并使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使之产生特殊的意义或感情的论辩方法。歧义法是造成讽刺的有效艺术手段。

当年,鲁迅先生制服反动校长林文庆的一次辩论便是如此。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授时,校长林文庆常克扣办学经费,刁难师生。一天,林文庆把研究院的负责人和教授们找去开会,提出要把经费削减一半,教授们纷纷反对。林文庆阴阳怪气地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立即站起身,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说:“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林文庆料不到鲁迅先生会说这样的话,一时无法应对。鲁迅先生接着力陈研究院经费不能减少、只能增加的理由,驳得林文庆哑口无言,只得收回其主张。

这个例子中,“有钱”一词就是有歧义的,从字面分析,“有钱”仅仅表示不是没有钱,至于有多少钱则是不确定的。一个铜板可以说是有钱,亿万富翁同样也可以说是有钱。鲁迅正是利用“有钱”一词的歧义性,制服了校长的无理刁难。

下面是在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辩论赛关于“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环境污染”的论辩中,正反两方的一段对话: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刚才说环境污染,是可以减少的,这不是靠经济发展吗?

正方:对呀,是可以减少,但是不可避免呀!(掌声)

反方:对方已经退出了第一步,经济发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谢谢!

正方:你说我们退步我们就退步了,难道我们的腿是长在对方身上的吗?(热烈掌声)

反方说的“对方已经退出了第一步”,本是指对方观点有了让步,可正方却运用“退”这个词的多义性,把它换成是“用双脚走路”,并向对方发出责难,这样回答既幽默风趣,又巧妙地达到了回避对方攻击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日常说话写文章出现歧义是一种

语病,应注意克服。若有人利用歧义进行诡辩,也要善于揭露批驳,但这并不妨碍从积极的方面去学习运用“歧义”的说辩技巧。

特殊语境中,故意借用歧义误解是制造讽刺效果的有效手段。

歧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比如一音多字,一字多义,同音谐音,同音异义等,同一句话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情绪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应尽量运用调查好的语言形式,以免别人利用歧义,钻了空子。

几个穷人来到财主家,对财主说:“我们有事求你帮助,希望你不要拒绝。”

“我尽力而为。”财主说。

“第一,请你答应借一千金币给我们的一个朋友,他急需钱用,我们大家都愿意为他担保。第二,请你答应,让他一年以后归还。”

“朋友们,如果人家提出要求,而某人只答应一半,那也不算吝啬了吧!”

“那当然!”大家同声回答。

“既然这样,那么,我就答应一半吧!我同意满足你们的第二个要求,出于对各位的尊敬,我甚至愿意把借期延长到两年。”

“答应条件的一半”,有一定的含混性和歧义性,财主偷换概念,就是钻了其歧义的空子。

在特定场合、特定情况下,如果根据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歧义,制造歧义,不失为一种机智、一种论辩艺术。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语句成串地表达相关或相连的内容的一种句式。运用排比可收到言语规整、语气协调、感情贯通、表达流畅的修辞效果。在论辩中,恰当地使用排比,有利于形成一种势如破竹、排山倒海的气势。

论辩中运用排比,可以全方位地展示不同的情感。

抗战初期,在举国上下强烈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进行抗日的形势下,陈毅同志代表共产党在赣州同国民党46师政治部主任谈判。谈判中,这个政治部主任狂妄叫嚣:“无所谓国共合作,这种说法英美不习惯。”对此,陈毅同志怒不可遏,声色俱厉地回应:“你究竟代表谁?代表英美吗?你若是代表英美,你就没有资格同我谈判!我们的队伍要下山,你挡不住!进赣州,你挡不住!中国有共产党,英美也挡不住!形势变了,你们的脑袋也得变!”

陈毅同志这里连用三个“挡不住”,排比构句,气势磅礴,锐不可当,所向披靡,展示了非凡的雄辩才能。

下面是95“长虹杯”大学生辩论赛第七场的一段辩词,它是反方北京大学队四辩就辩题“效率必然牺牲平等”的总结陈词的结尾部分: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当南方的有些官商利用权钱交易,在炒楼花中牟取暴利时,在东北平原农民们辛苦耕作了一年只换来张张白条时,当大富豪酒家的大款们仍然在挥霍无度、一掷千金时,在吉林省靖宇县的贫困山区里,孩子们仍然是求学无门,想学无处,升学艰难,这样的不平等明明是损害了效率,明明是为效率所否定,明明是为效率所消除。但是在效率必然要牺牲平等的口号下,都往往被看成是理所当然。

难道效率就不能给母亲一个平等工作的机会?难道效率就要让中国的女工在外资企业备受歧视、侮辱?难道效率就要叫那些孩子也要分高低贵贱!难道效率就要在国家利益的丧失中让官商暴富,让官倒猖獗?不,对方辩友,我们没有权利用来为他们开脱,我们也没有理由让效率去蒙受冤屈。因为在所谓难免必然的背后却掩盖着这样一个真理,因为这样的不平等本是可以避免的,可以消除的,而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也终将得到改变。我知道这是一个追求效率、追求金钱的年代,但是我也同样知道,在这样的时候更应该举起平等公正的大旗。我相信在我们中间没有人愿意再回到过去的年代,但是我更相信,当21世纪的曙光照亮我们的窗檩,在普通人们的心中却永远有着对平等和正义的呼唤。不是一切的呼唤都必然没有回响,不是一切的损失都必然无法补偿,不是一切的心灵都可以踩在脚下,也不是一切的梦想都甘愿折断翅膀。希望,并且为之而斗争,起码这一切担在我们的肩上。谢谢。”

这段辩词中多处运用排比,势如破竹,铿铿锵锵,声威夺人,其雄辩气势是如此强烈。

排比的结构有短语排比、句子排比等,排比句常用相同的词语作提契语,统辖排比的几项,使语句联系更紧密、语意贯通、语势更强劲。在论辩中,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驳斥,可以给论敌以连峰叠浪的沉重打击,使其还手不及。

下面是李大钊在《现代青年活动方向》一文中的一段辩词:

“……我们睁开眼看……那些倚门卖笑的娼妓们,果真都是她们自己愿做这样丑贱的事情么?卖笑果真是她们的幸福么?她们就没有一段苦情不平,为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么?她们的背后,果真没有什么东西逼她们去作辱身的贱业么?那些监狱里的囚犯们,果真都是他们自己愿作罪恶的事么?他们做的犯法的事,果真是罪恶么?他们就没有一段苦情不平,为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么?他们的背后,果真没有什么东西逼他们陷于罪恶或是受了冤枉么?再看巷里街头老幼男女的乞丐们,冻馁的颤抖在一堆,一种求爷叫奶的声音,最是可怜,一种秽垢惰丧的神气,最是伤心,他们果真愿作这可耻的态度丝毫不觉羞耻么?他们堕落到这个样子,果真都因为他们是天生的废材么?他们就没有一段苦情不平,为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么?他们的背后,果真没有什么东西逼他们不得不如此么……”

为了劝导青年正视黑暗社会,李大钊同志在上面这段辩词中,连续用了九个“果真……”以排比的句式、锐利的语言,建构起淋漓酣畅、势如破竹的凌厉气势,深刻而又清晰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运用排比,可以全方位地表达各种感情,喜悦、痛苦、亲切、庄重都可产生在其中。在赛事论辩中,排比使用更为广泛,使用效果展示也更为突出。

虽然应用排比可以增强气势,但是应注意:

1、不必过于追求排比形式的工整

排比是语言手段,应用排比时应以自然为原则,不必过于强求工整的排比形式,否则,势必在语言组织上花费不少的精力,得鱼忘筌,使思想的流畅表达受到影响;同时,也容易给人造成矫揉造作的感觉。

2、选择适当的排比形式

排比是一种灵活的修辞法,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句子的排列。它可以是结构相同的句子的排列,也可以是语法作用相同的句法成分,如词、词组等的排列。

第一时间更新《口才大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