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那些具有创造目的以及能够提高自己能力的东西特别容易接受。但如果阻碍了他的创造性的发展,会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我认为,对儿童的感知能力的某种典型形态作进一步的说明,会有助于更清楚地阐述儿童隐藏的潜能。这需要我们对婴儿大脑作心理方面的研究。在中,我用符号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进行了描述,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一发展过程。黑三角代表的是名词(事物的名称),黑圆圈则表示动词,而语言的其他各部分请参照图7所示。如果说,儿童在某个年龄段能够使用200~300个词汇,我们可以通过图示的方式对整个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看到语言是如何发展的。不管儿童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泰米尔语、古吉特拉语,还是意大利语或者西班牙语,它们的各部分都是用相同的图示符号表示。

最左边是一些模糊的东西,表示儿童在语言上最开始做出的努力,有感叹词等。接下来是两个音素组成一个音节的阶段,之后是多个音素组成句子的学习阶段。再往后,在图表的右边,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词汇。它们包括儿童使用的某些名词,再到由两个单词组成的短句,这些短句有多种意思,每个单词也有各种各样的意思(详见第十一章)。这之后出现的是词汇量的“爆发期”,在这个时期里,儿童开始使用大量的新词汇。在这之前,我们在图表中看到一组单词,其中大部分是名词,在它们旁边零零散散分布着语言的其他部分。

但在儿童2岁之后,他直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而且单词也开始有序地排列。这是进入句子组织阶段前的爆发阶段,一方面是单词的爆发,另一方面则是思想的爆发。但是,在爆发之前还会有一个准备阶段。虽然它是隐秘的,但它的存在绝非只是我们的猜想或假设,我们可以从儿童努力表达自己的行动中看到它。由于成年人不是每次都能理解幼龄儿童所要表达的东西,因此这段时期儿童才会表现出易怒状态,容易生气是儿童这一时期的一部分。只要他的努力没有获得成效,他便会发怒。我们都知道,聋哑人都非常容易吵架,我想这是由于他们表达能力上的缺陷。儿童内部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需要释放出来,正常发展的孩子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出很大努力。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因为所有的障碍都来自于环境,或者来自于他自身能力的局限。这是他次发现适应环境的困难之处。次发生在他刚出生的时候,他要保持自身功能的运转,而在出生之前这些都是由母亲帮他完成的。我们能看到新生婴儿与外界的冲突,倘若此时我们没有给予他适当的照顾和理解,他便会出现心灵创伤和衰退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儿童所处的环境非常好,这些儿童显得更为强壮,或者说相较其他人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这样他就可以变得很独立,而独立是儿童正常发展的基础。语言学习是一个渐渐走向独立的艰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潜在的衰退危险。

读者应该还记得,这个造物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不管是周围环境给儿童留下的印象,还是由此引起的儿童心理上的反应,它们都会永久烙印在儿童的大脑里。在儿童学习发音和语法的时候,这一情况同样会发生。儿童在这个时期学会了对他今后的生活有用的东西,同时也记住了所遇到的障碍对他造成的不良影响。整个造物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这两种情况。困境中的挣扎、惶恐等负面影响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这些障碍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这个过程中的其他负面影响一样,都会被儿童吸收。这会让我们想到拍照时因为漏光留在底片上的点,它会在洗照片的时候出现在上面。因此,这个时期性格的发展可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是正常的,但也有可能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性格的“畸形发展”。

这会对之后的发展阶段产生严重影响。步行和说话的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直到儿童2岁半的时候,这两方面的发展才开始减慢。但这些能力还会继续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会出现不良影响和困境。事实上,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人类成年后的心理障碍通常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正常发展时所遇到的困难我们称之为“压抑”。这个词语广泛用于心理学,同时与精神分析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压抑”一词现在广为流传,它在一个人的婴儿时期就植下了根基。虽然语言只在人类的活动中被用到,但它仍可以为这一观点提供很多证明。儿童在“词汇爆发期”开始之后需要一个表达的途径。

因此,在下一个阶段中,儿童开始在组织语言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在语法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自由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语言机制的迫切需求,还关系到个体将来的生活。也有些孩子到了特定的年龄,正常的爆发期并没有按时发生。举个例子,有的3岁或3岁半的儿童仅能使用远远低于这个年龄所用的词汇,但他的语言器官发育正常,这种现象被我们称为“心理失语症”。这种症状完全是由心理引起的,是一种心理病态。

心理分析学(现代医学的分支)还对其他的心理障碍作了研究。这种失语症状会奇迹般地突然消失。儿童开始出乎意料地说话,用词精准,而且语法也正确。很显然,他之前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只是因为某些障碍阻止他表达出来。我们的学校里有一些三四岁的儿童从未说过话,他们甚至连2岁孩子使用的简单词句都不曾使用过。但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自由,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刺激,他们会突然开始说话。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可能受了某种心理上的伤害或阻碍,导致他们无法把已经准备好的语言说出来。不少成年人也会在说话的时候遇到困难。他们很努力,好像在选词的时候困惑不已。这种犹豫不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1.完全不敢说;2.不敢遣词造句;3.对使用句子感到困难;4.语速较慢或者断断续续,比如经常使用“啊”“呃”“嗯”等。

这些困难目前还无法解决,它们是自卑心理的表现,而且会伴其一生。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清楚表述的心理障碍,比如口吃、发音不准确等等。这些能力上的缺陷都是在语言机制成形阶段出现的。显然,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都会有衰退之处。阶段:词汇形成机制的形成阶段。相关衰退症状:发音不准、口吃。阶段:句子形成机制的形成阶段。相关衰退症状:组织句子不够灵活,速度较慢。这些衰退形势与儿童的感知有关。儿童对那些具有创造目的以及能够提高自己能力的东西特别容易接受。但如果阻碍了他的创造性的发展,将会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时常记住一点,那就是,儿童的感知力比我们想象的强大许多。

人都害怕被锁在房中,或是待在幽闭的空间里。医学上还有很多其他例子,而我举的这些例子只是为了描述儿童在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类型,我认为成人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他现在的心理,还影响他的未来。对儿童进行观察和探究是了解他的基础。我们应该像精神分析学研究成年人的潜意识那样对儿童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个过程极为不易,因为我们对“儿语”没有透彻了解,我们不能理解儿童词语里潜藏的意思。有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整个生活,或者至少我们应该对他的过去进行调查,这样我们才可以在这个小家伙面临困难时让他平静下来。我多么希望能够有人翻译他所说的意思啊!我曾在这一点上做出很大努力,我试图给儿童充当翻译。通常这时候我会惊奇地发现,在我试图帮他的时候,他会转过来向我求助,好像知道我是可以帮助他的人。与那些爱抚他的人相比,儿童更喜爱那些能够和他沟通的人,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位翻译者身上。这个人可以为他打开通往世界的探索之门。儿童更喜爱他的翻译者,这说明帮助比爱抚对他更重要。我有早起工作的习惯。一天,一个不到1岁半的孩子很早就来到我的房间,我和颜悦色地问他是不是要找什么吃的。他回答说:“虫子。”发现我没听懂后,他又加了一个词,试图帮助我理解,他说“蛋。”我想,他应该不是想要早餐,那到底是要什么呢?然后他又说“妮娜,蛋,虫子。”我总算明白了,因为我记起了(再次说明了解儿童的生活有多重要)一天前,他的姐姐妮娜用水彩笔勾画了一个蛋形轮廓。他当时向姐姐讨要那支水彩笔,但姐姐生气地把他支走了。现在可以知道儿童心理怎么想的了。他没有跟姐姐争,而是坚定、耐心地等待再试一次的机会。我为他画了一个椭圆,并把水彩笔送给了他。他马上高兴起来,但因为他自己不会画,所以我只能帮他,然后他照着我的线条波浪形地涂了一遍。他姐姐可以画直线,但他有自己的想法,用波浪形画得像虫,他不同意最后那个人所作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所列的各种情况外,儿童的心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尚未研究。

所有关于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上的发现都应该发表出来,因为这样有助于儿童更好地适应环境。也许这项工程比较艰难,但它对人类生活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早期阶段给他提供帮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关系到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我们理应承担起这一责任,以避免婴儿在人格上畸形发展,从而导致长大成人后心理上的缺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记住以下几点:1.出生后的前两年影响一个人的一生;2.婴儿有巨大的心理能量,这一点却鲜少得到关注;3.儿童极度敏感,任何暴力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更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一时间更新《有吸收力的心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