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系辞下》(节选)

2005年12月6日上午,在法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应邀前往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总理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于它的刚健自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变革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作为儒家经典之首的《易经》,最早叫《易》,到《周礼》才出现了“周易”之名。“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是“周普”的意思,也就是无所不备,周而复始。但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又有人认为《周易》的得名与《易经》流行于周朝有关;还有人依据《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认为《易经》乃周文王所著,故称为《周易》。“易”的解释也有多种,但通行的就是东汉郑玄的“三义”说。郑玄《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存在状态主要有三种:一是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二是时时在变易之中的;三是恒常不变的。如此众多的解释,一方面说明《周易》成书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部著作内蕴的丰富性。

今通行本《周易》和马王堆帛书本均包含《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是中国古代卜官(或史官)在长期积累的十分丰富的卜筮记录基础上编纂而成的一部占筮书,约成书于公元前12世纪的殷末周初。《易传》是对于《易经》卦画、卦象、卦辞、爻辞的诠释,约成书于春秋到战国中叶,其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

篇首节选的文字出自《周易·系辞下》,阐述了《易经》的“通变”思想。“通变”思想是《周易》极为重要的思想之一。这一思想是在解释蓍法时提出的。《系辞传》说:“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就是说,爻象的变化,有变有通;爻象的变通显示了所占之事的性质和变化的趋势,能指导人们趋利避害。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化而裁之”指对卦爻的变化加以裁节,即使阴爻变为阳爻,阳爻变为阴爻,因此,在这里“变”指的是卦画的变易;“通”指爻象的推移,如上下往来,往还于六位之中。《系辞传》又以乾坤两卦的性能解释变和通,它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乾的性能是主开辟,坤的性能主闭阖。阴爻变而为阳爻,阳爻变而为阴爻。这种开合往复的运动就是“变”,这种对立面的来回推移没有穷尽就是“通”。那么,通变有什么必要性呢?对这一问题,《系辞》也作了充分的论述。这一论述就是篇首节选的文字。这段文字中,“穷”,指尽头、终端、完;“通”指通畅。全句翻译过来,就是“神农氏以后,黄帝、尧舜先后继起。他们会通改变前代的器用、制度,使百姓进取不懈;在实践中神奇地变化,使百姓应用适宜。《周易》的道理是穷极就出现变化,变化就能畅通,畅通就可以长久,所以能够像《大有》上九所说的‘从上天降下祐助,吉祥而无所不利。’”(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这里是以蓍法的变通说解释圣人观象制器所取得的效果,进而说明通变的重要意义。在《易》传的作者看来,事物的发展总是先穷而后变,变而后通,通然后能久,这种对通变的重视和肯定,是对阴阳变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通变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哲学、医学、天文、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及其理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思想领域和政治层面上复古与革新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所论述的文学发展史的“通变”问题,书法领域内“反经合道”(王文治《快雨堂题跋》)问题,都与《周易》中的通变观有着直接的联系。

温家宝总理引用《周易》中的这句话,再一次对这部古老经典的不朽思想作了形象演绎,也借此说明了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内在原因。

第一时间更新《温文尔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