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信的是,从宣宗的母亲开始,就对这个皇朝怀有刻骨的仇恨。不管郑氏的前夫对她到底如何,好歹还是个小妾。可是她以犯人入宫,从此就成了黑五类分子,只能低头劳动改造,乱说乱动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郑氏的心中必然对这个皇宫深恶痛绝。

这种仇恨,通过母亲的内分泌腺体,丝丝缕缕地渗入到了宣宗的基因之中。他生下来不说话,那是因为他没说话的资格。尽管他是皇子,却仍然不过是异类,如果不是太监们见义勇为,帮了他一把的话,那么他注定了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宣宗知恩图报,施政伊始,即向前者武宗的重臣宰相李德裕下刀。

李德裕傻眼了,他这正好端端地干着活,谁料到皇帝过来修理他。他被贬,被逐,从正一品大员直降为八品以下的崖州司户。朝臣大骇,赋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而《旧唐书》则对这件事痛心疾首,叹息曰:功成北阙,骨葬南溟。呜呼烟阁,谁上丹青。

搞死名臣李德裕,下一个就是郭皇后。

这个郭皇后,就是升平公主和郭暧的女儿了。她既是宪宗的姑姑,同时又是宪宗的妻子,但是她和宣宗没丝毫干系。宣宗自己的母亲郑氏,是以前的黑五类,所以宣宗要替自己的母亲平反,同时还要狠狠打击以郭氏为首的反皇帝集团。

史书上说,宫里的斗争异常激烈,郭氏郁闷,就登上高楼,扬言跳楼自杀宣宗急忙赶来劝说,好说歹说请郭氏进屋,不久宣宗一个人出来,兴奋地宣布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郭老太太刚才病死了——所有的史家都在暗示,是宣宗弄死了郭太后,至于弄死的法子,那就不好猜测了。

打掉郭太后之后,宣宗开始实施仁政,主要是对贪官污吏行仁,举凡贪官伤害或是杀害了老百姓者,均可大赦。朝臣为此和宣宗吵得不亦乐乎,可是宣宗反问朝臣:难道实施仁政不好吗?不实施仁政,难道还实施恶政吗?

朝臣不敢要求宣宗实施恶政,只好任由他大赦贪官。

按说宣宗这么个恶搞法,理应是昏君百分百。可是人家运气好,恰好河湟地区吐蕃大乱,遂有沙州人张义潮率江湖黑道兄弟喧闹于州门,好一阵大砍大杀,直杀得吐蕃人落荒而走,张义潮随后上表称臣。于是河湟之地尽归大唐。这项功劳尽管跟宣宗没半点关系,但毕竟是在宣宗领导下取得的,所以呢,顺理成章,他就获得了宣宗这么个荣誉称号。

史书上说,宣宗对上一任皇帝武宗深恶痛绝。凡是武宗支持的,宣宗必然要反对;反是武宗反对的,宣宗必然要支持。武宗让僧尼下岗,宣宗则繁荣寺庙,武宗大战太监,宣宗则支持太监,武宗打击藩镇,宣宗则任藩镇削弱大唐——只有一桩事,宣宗和武宗取得了共识。

啥事呢?

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严格说来,宣宗是在最后才和武宗达成共识的。最初,宣宗对武宗这个行为同样是切齿痛恨,并将炼丹术士赵归真乱棍打死。可等到宣宗把他该报的仇全都报了,该杀的人全都杀了之后,坐下来一寻思,人生好无聊啊,干点啥呢?要不弄点丹药,长生不老吧。

于是宣宗就蹲在原来武宗炼丹的小屋子里,满地寻找铅汞朱砂,往嘴里塞。谁劝也劝不住,没过多久,吃得宣宗后背上起了一个巨大的疙瘩。这疙瘩太大了,躺下硌得慌,趴着压得慌,连硌带压,宣宗就这样辞别人世了,时年五十岁。

第一时间更新《唐朝绝对很邪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