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某种事物,正是身为人类的证明

佐藤夕子

(本文涉及重要情节,未读正文者请勿阅读)

一、标题之谜

本书这个楚楚可怜的标题,正确意义应该是下列哪一个呢?

一、《六之宫公主》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

二、芥川的好友菊池宽,也曾就“六之宫公主”这个主题写过作品。

三、《六之宫公主》,是本文主角仔细比较这对好友的作品,一边探讨他们对文学的不同态度,甚至深入探索二人在个性上的相克,据此作为她的毕业论文主题,只不过尚停留在构想阶段……。

四、《六之宫公主》,是擅写日常谜团物语无人出乎其右的名家北村薰的“圆紫大师与我”系列的第四作,和他的前作《秋花》一样,乃其从《空中飞马》《夜蝉》的短篇集转为长篇小说,刻意改变形态的力作。

五、这是推理小说作家北村薰自己以前在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在学期间撰写的传奇性毕业论文。

答案,当然是以上皆是。就连有点可疑的最后一个选项亦然。这是向作家本人确认过的事实。

北村先生的作品中,我首先拜读的是本系列第二作《夜蝉》,当我读到开头的第三行(仅凭一句简洁的公演简介的描写就勾勒出“胧夜的底层”,这是何等惊人的绝技!)时,我已经完全拜倒在他的笔下。……这么说好像很老套又很做作,但是对于毫不忌惮公然宣言超爱推理、超爱日语、并且将阅读视为无上乐趣的吾辈同胞而言,想必会用力地点头赞同吧。要迷恋上真正的好文章,根本与时间多寡毫无关系。而且,如果要彻底品味自己迷恋的文章,甚至会嫌人生太短。

二、贝多芬与狄克森·卡尔与覆面作家的……关联性

“不灭的恋人”众所周知,是乐圣贝多芬的信中出现的神秘女子,近年拍成电影也掀起话题,但真相至今不明。最近令我读来兴味盎然的乐圣相关书籍中,有人将贝多芬定义为“想必,无论对自己或他人,都是第一位令人肯定艺术家自我主张的职业音乐家。”令我茅塞顿开。话说,这个定义还有下文。所谓的音乐家,首先必须是具备伟大音乐性的艺术家,同时,也必须是具备个人特质的艺术家。透过死后遗留的书信,意外留给世人“不灭的恋人是谁”这个魅惑谜团的贝多芬,到头来,超越时代与国界赢得普世喜爱。能够创造出如此令人兴奋期待的“人生推理剧”的音乐家,可说是前所未见……。

说到这里,要回头谈我们的北村薰先生。用不着举出乐圣的秘密为例,北村先生本就是文坛稀有的艺术家,但在这里,我必须说,他出道当时,带来的作者(非恋人)真实身份推理剧的醍醐味肯定也是相当精采。

北村薰在出道当时是覆面作家。也因此掀起一场针对作者真实性别与年龄的混乱论争……换言之作者究竟是将他本人在面具下的真实面孔投影在楚楚可怜的大学女生——nameless女主角“我”(这种令人连想到杜·莫里哀笔下的《蕾贝卡》的设定,当下吸引了推理小说迷),抑或是轻松解开她遇到的谜团的时间之子(本来应该是:“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落语家春樱亭圆紫大师这对异色搭档当中的哪一个身上,这场论争至今想来仍令人怀念。不管怎样,正如写出“男子写的日记,女人自然也可试写”这句话的其实是名名为纪贯之的男性。因此要从文章判别性别与年龄是非常困难的。这方面的文章学好像特别难以体系化。实际上,光是把名字换成英文缩写,人们就把科幻作家娥苏拉·勒瑰恩视为男性,但这其实是她看穿时代对女性作家偏见的讽刺性胜利。相较之下,到了现代,北村薰这位覆面作家,透过超越作品性别差异的柔软度,完全唬住了读者。这不是一个单凭笔名就能躲猫猫的时代。北村先生的作品不仅活灵活现地描写出女性,他并且秉持“任何苦恼或喜悦应该都是男女共通的”这个非常正面、并不高声张扬的主张,结果创造出以女性立场去思考、去感觉的书中主角。因此,我们读者彻底地被骗了。这正是他何以成为推理小说家中之推理小说家的原因。这是北村先生的精髓所在。

北村先生作品中对女性的理解,与另一位虽未覆面隐藏身份,却同样热爱唬人游戏的推理作家依稀仿佛。那是个明明身为美国人却坚持在英国舞台上奋斗的男人。虽被推崇为密室推理大师却热爱穿越时空的历史推理,在书写惊悚小说和广播剧本方面也悠游自如,不断写出滑稽怪作以及留名推理史的杰作,他就是约翰,狄克森·卡尔。

有一点素来少有人指出,在创作有女性登场的推理小说方面,卡尔其实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名家。他书中的女子一贯都是美貌活泼,个性倔强又有点任性自大,甚至不时被人讥为“千篇一律”。但同样是千篇一律,当然还是有魅力的千篇一律比较好。他写的《皇帝的鼻烟壶》(TheEmperor''sSnuff-Box)连阿嘉莎·克莉丝蒂都赞不绝口,素以心理诡计之妙而闻名,但我深有所感的不是书中的诡计,而是身陷漩涡中的女主角的写实造形。“简直就像女人写的作品。该不会私底下有人帮忙捉刀吧。”这是某位男性在我略微霸道的推荐下看了这本书后的感想,卡尔的魅力一言以蔽之,就在这种地方。

北村先生似乎也很喜爱卡尔。做为读者固然不用说(“卡尔就是与太郎”,这句名言正是最好的例子)即便身为作家,北村先生也曾表示,但愿有一天能写出那种作品的想法,是“高不可攀的树上果实”(《谜物语》,中央公论新社出版)。被同行冠上“本格基本教义派”这个异名,想必正是北村先生身为作家兼读者的复杂心境的某种具象吧。另一方面,虽然他立志朝写实清新的日常谜团物语前进,眼光却不得不注意到脚下铺展开来宛如复杂拼图的逻辑密室之路。“理性可以抑制感性,但反过来却做不到。这不正是根据理性行动的人最大的悲哀吗?就这个角度而书,理性恐怕永远不得不嫉妒感性吧。”(《小红帽》,《空中飞马》收录)……圆紫大师的呢喃,听来正是北村先生对于本格派推理、对于卡尔这个与太郎的羡慕。但是同时,说出“有种雪,只有在那块土地才能飞舞”(《谜物语》)这种话的北村先生,也的确本就有心将主题与表现手法在极致的某一点结合,并将目标放在遥远的高处。

话题好像愈扯愈远,已涉及下一项了。虽然很想就这样顺势继续扯下去,不过在那之前显然应该先把这个话题做个结论。

从乐圣和推理黄金时代的大师提起话题,以覆面作家的矛盾感情来解题。那种心境,就是北村薰。

三、锦绣文章的缤纷文彩

北村薰先生的文章,是色彩之妙。

而北村先生描写的谜团物语,是把逻辑的美丽织锦,用柔和又强烈的文章展现色彩的缤纷万花筒。那,只有深入分析人性的内在绫纹才可能解决,因此不尽然都是美丽的,也可能是沉郁色调。

这位作家的表现手法,不属于我们评论宫部美幸小姐的那种“即便是描述一朵花”“也会直接面对花朵本身”的类型,此外,也不像对照组高村薰小姐“尽情描述‘不是花’的一切,企图藉此烘托出花朵”的做法(以上的评论是新保博久先生写的,令人印象极为深刻)。那么,如果,硬要用这种方式来形容,北村薰先生的文体的确是极尽五颜六色之能事。描写人与风景的这种视觉“色”的手腕自不待书,就连藉由书中人物说出的无数名书也是北村式的“彩”;进而,说到虽平易却精练的对话中浮现的作品本身的“色调”,那更是在在令人屏息。

“色”……在《空中飞马》最浓厚流露出可怕人性的《小红帽》,那种以红色统一的黑暗之深,以及做为背景的绘本的“森林”那种静谧深绿是何等令人印象深刻。而主角“我”在《胧夜的底层》(收录于《夜蝉》)一开头穿的深蓝色心爱外套,不正是最适合这个清纯女主角的颜色吗?那和紧接着出场的好友江美身上柔和的象牙白洋装构成了完美的对比。对“我”而书,美得难以亲近的“父亲的掌上明珠”——姊姊,一袭黄绿色披风外套“仿佛全身发光”,穿上清凉的水蓝色洋装时“无懈可击”的整体搭配,身穿珍珠白套装时看起来又“威风凛然”,非常会打扮。还有姊妹俩首次坦诚沟通的《夜蝉》(收录于《夜蝉》),姊姊因为醉了,所以吐露员心话的“大红色与粉红色拖鞋”的回忆。姊姊略带倔强地说出适合自己的颜色(原色)未必是自己喜欢的颜色(中间色)这段话时的模样,让我们得以窥见姊妹俩过去的爱恨情仇,以及姊姊容易遭人误解的性情。藉由身上衣着的色彩描违,转达心情有时沉稳有时反动的这种手法,令人如见覆面作家的面目。

说到这里,又要再提一次“彩”。在这个系列作中尤为显著,古今东西的书名及作家名称之百花缭乱,还有纵横无尽信手拈来名书名句之渊博学识令人只能叹服不已。此外,更有北村先生自创的名句,并未故作深刻搔首弄姿,仅仅以绝妙节奏穿插在“日常”对话及插话中,点缀出令读者惊喜的色彩。主角的好友高冈正子,对自己名字的主张“我叫小正啦”,称呼主角时的“喂”,以及鲜活插入的歌声“接下我的正义之剑吧!”(附带一提,小正的个人色彩,倒不是透过身上的装扮,而是藉由这些名句生动地浮现眼前)。在三个女孩共餐时“竹荚鱼!”以及“姜汁烧猪肉定食”的语感。主角对“豆沙甜甜圈先生”坂入氏(嗯,差距之大,果然如同洋香菜与鲸鱼!)的淡淡思慕,把绰号当成本名的略显滑稽又充满虚构性的结局。“我”借着酒意为了转移姊姊与父亲这个话题唐突提及“风之鸽三郎饼干”的冷笑话,那种悲哀的好笑。在北村先生的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句话是无意义的。正因如此,绝非长舌妇的“我”,不仅在文章与心中流露种种想法,应该也曾实际说出口吧。读者深信她的朋友和人生导师、亲人一定会倾听她的心声,而这分期待果然没有落空。“你这家伙果然很笨拙耶。”说出这句话的小正交抱双臂,江美微微侧着脑袋,而圆紫大师则是安静地报以微笑。没错,在北村先生的作品中,任何一句话都不容轻视。他们被诚实地接纳、回答。世上的话语只有一次机会,总在说出口后旋即消失在空中。但是,北村先生说出的话,被书写、被染上色彩,因此他们不会空虚地烟消云散,而是鲜活散发出独特气味,深印在我们这些读者的脑海。

我嗜读推理小说的理由,部分也在于此。任何一句话都不可放过,愈是不起眼的文字越可能潜藏解谜的关键。所以在推理小说中,绝不容许将文字等闲视之。您绝对不用焦躁不安地担心自己心爱的文字,会被过于简单地误用在没有任何订正的情况下,被人随手抛进垃圾堆。更不用说,那些话语如果是出自北村牌产品,世上简直没有比这更幸福的阅读经验了。我打从心底,羡慕那些被北村先生选中使用的“文字”。

在有幸接下替本书写解说这个任务的同时,志村福美小姐的散文名著《奏出色彩》也由筑摩书房再版问世。内容是关于染色的随想,“人类的五感于无形中息息相关,在美的要素中,似乎总是与五感中的某一样产生微妙共鸣”(摘自《樱的气味》)、“乍看之下完全是别的颜色,但试图用全身创造出花瓣色彩的大树干,不就像是企图把自己一字一句犹如花瓣的想法和心愿诉诸言语的我们自己吗?”(同前),看到这些文句,不由欣然领会,难怪能够从北村先生的文章感受到缤纷色彩啊。和美感一样,好的文章,肯定也可以把领域不同却互相共鸣的某种东西,传达给有幸同时阅读的幸运儿。

我要再说一次。锦绣文章的缤纷文彩,就是北村先生的谜团物语。

四、文如其人,学问如推理,那么毕业论文呢……?

“不管怎样都不能再浪费。从主题到拟定章节,我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利用。论文本身倒是非常青涩,羞于见人,被我束之高阁。不过,那应该算是我生平头一次写满一百张稿纸以上的吧。”……以上,北村先生会经如此爽快地归结自己的毕业论文与本书《六之宫公主》的关系。

觉得本书艰深难懂的,想必不只是少年读者吧。许多人纷纷表示:“对于缺乏古典文学知识的我来说似乎有点艰深。”“那个芥川,原来是一直活到昭和时代的作家啊?”“毕业论文就该是这样才对嘛。身为家庭教师的我也要拿给我的学生看,让他们好好见习。”等等……

的确,是很艰深。不过,很容易读。如果有人来问我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毕业论文,我搞不好也会推荐本书。因为这是兼具独特发想和正统研究手法,而且是作家写成的最佳杰作。

但是,本书主轴所在的毕业论文,虽是重点之一,但也仅止于此。本书首先强调的,是“我”系列的第四作,更重要的是那个理由。北村先生倒不是想让自己的毕业论文广为世人所知

才写出《六之宫公主》(呃,我个人如此相信)。虽然约瑟芬·铁伊的古典推理名作《时间的女儿》,成功颠覆了英国王室史素来认定的“恶名高张的理查三世”形象,但没有任何读者(呃,应该没有吧)会因此认为铁伊在写历史学论文。这不算什么,做学问,本来就是一种推理。发现谜团奋然跃起,在找出答案的过程中紧张得手心发汗,为了自己发现的收获欢呼雀跃。您瞧,这不是一样吗?源氏物语真的是紫式部一个人写的吗?铁面人员的是路易十四世的双胞胎兄弟吗?血型和个性到底有无相关?您瞧瞧,越想越兴奋了吧?对于学问这种知性好奇心的追求,本就与研究方法一脉相通。在迷宫中,仔细解开纠结的线团这个唯一线索的作业过程,正是所谓的研究。

会去追求某种事物,正是身为人类的证明。——书中的“我”,如此认为。

因此迷恋推理小说之谜的北村先生,替他的分身“我”,在第四年的系列第四作准备了毕业论文这个写实又庞大的解谜舞台,可说是顺理成章的安排,想必也是极为必要之举。

这里恕我谈点个人私事,“我”,好像跟我同年(啊真拗口!)。“我”首次登场的《空中飞马》是一九八九年出版,当时“我”念大二,看到停课的告示暗骂“可恶”,而我正忙着找空挡看书。三年后,本书《六之宫公主》出版时,大四的我正开始茫然思考毕业论文的主题和自己今后的出路。和书中主角的时间一致令我很开心。书中的“我”主修日本文学,毕业论文写的是芥川;而我念的是日本语学,论文针对翻译者的文体论发挥。这是虽近亦远的主题。这样看来,会觉得好像包括了二人分的大学生活格外宝贵。也许是因为大学四年期间,如同“我”与圆紫大师一同思考日常谜团,我也曾与教授及友人一起向古今东西的学问之谜挑战吧。而毕业论文,等于是集合这四年所学之大成,同时也是踏上另一个崭新旅程前的重要仪式。将本系列视为主角的成长物语惯重写成的北村先生,把过去自己也研究过的文豪之谜,抛给他的分身“我”的这种模式,可以看出作者对主角非比寻常的关爱,以及推理手法的王道,令人不禁想大呼快哉。

北村先生的处女作就以“日常谜团”作家的身份奠定地位。在他以柔和笔触描写出的毫无血腥的作品世界中,我们会不会误以为日常谜团就一定是微小温馨的呢?小,这绝对没错。但是,有时正因为小所以刺也特别尖锐。千万不可轻忽。因为北村先生可是最擅长以平淡笔致描写人心的些许龃龉导致的深刻暗沟,以及小小恶意引发的莫大罪恶这种“日常”。

本书谜团的重点,在于芥川为何会写出《六之宫公主》。这里很危险。虽然我极力挣扎明知不该在这种地方解谜,但是还请各位容许我在这里犯规一下。他为什么会写呢?因为“每个人,各有无法容许的事物”。这里的“各有无法容许的事物”,甚至也包括了芥川最好的朋友菊池宽。这点,很可悲。面对二位大作家各自无法容许的事物,“袖手旁观”对彼此来说,都足以“否定人生价值,并且也否定自我”。

所以,很痛苦。人,是一种总是被别人身上自己没有的东西吸引、也因此永远无法与别人真实相容的生物。这两位天才,互相肯定对方的价值,同时也不断主张自己的价值,并且具备足以如此主张的力量。这对好友透过书写互相理解,但也透过书写再次确认了彼此之间的价值鸿沟。身而为人,到这个地步未免残酷了。

但是现在,写毕业论文的“我”,藉由缜密的调查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圆紫大师的帮助,飞越数十年时光窥见他俩的关系。这,也正是书写、阅读、思考——换书之是身而为人——的意义。这次经验想必会对“我”大有助益吧。怀抱着等量的预感与余韵,读到这里的我们,合起书本。……

俗话说文如其人。那么,所有的文章都等于是作者的私信吗?那当然不可能。因为人不是只要把一生的经历都写出来,就能创造出虚拟的故事。

北村派的文章,的确表露出作者的部分实态。不只是毕业论文这个实际体验,书中主角“每天看一本书”的目标、当地日本料理店“涂漆略微剥落”的桌子、骑脚踏车沿着自家门前的河边道路破风前进……作品的主题与背景到处都嵌入了作家北村薰的生活风貌。

不过,本书《六之宫公主》,的的确确是北村派的小说。“我”递查群书融会贯通而成的“以评论为名的创造”,透过作家北村薰,也扎实传达给我。……

各位或许也注意到了,创元推理文库即便是国内作品也一律加上英文标题。这点不可小觑。例如泡坂妻夫先生的亚爱一郎系列的书名,就相当别出心裁。至于本书令人好奇的书名,据说是出自北村先生个人的希望,将巴尔扎克某篇法文作品的日文版译名予以英译。本来日文版的标题是“人生的旅程起点”。——想必再没有比这句话,更适合送给本书了。

除此之外,我只能像每次那样,再度奉上忠告。请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头重读北村先生的小说。

作者简介/佐藤夕子:北村薰书迷。

第一时间更新《六之宫公主》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