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死,纯粹死于偶然。项羽带着最后的二十八骑,与刘邦的追兵周旋,最后来到了乌江边上(今安徽和县境内),正好看见岸边有条船。船夫自报名号,是项羽治下的乌江亭长,早就在岸边等候,要载项羽过江。这本来是好事,结果他的一番话把项羽推上了死路。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说的。

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意思不难理解:江东地方虽然不大,但也有方圆千里,民众数十万,也可以成就一方之主,大王赶紧上船,让我载你渡江。现在这里只有我这一条船,即便汉军追到,他们也没法渡江。这是一个规划,一个很完美的规划。既解决了项羽眼前脱身的问题,也对项羽今后的道路做出了安排。可谓周到之至。

然而项羽对这个规划的反应却很冷淡,他笑着对乌江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是老天要让我亡,我就是渡过江去还有何用?当初我带了江东八千子弟去打天下,现在却一个人不剩,即便江东父老兄弟仍然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何脸面面对他们?即便他们什么都不说,我怎么能做到问心无愧呢?

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这番感慨也很突然,因为项羽本意是想过江,《史记》说得很清楚:“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而且在事实上,项羽如果真不想过江的话,也就没必要颠颠地跑到乌江边上去了,这点是毋庸置疑。那么项羽为什么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原因就在于乌江亭长这番话。他伤到了项羽的痛处。

首先,它伤了项羽的自尊心。“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这明显降低了项羽的身份,而且让项羽想到了自己现在的落拓。那项羽是何等人物啊,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号令诸侯,莫敢不从,是当个几十万人的草头王就能满足的吗?

第二,它让项羽感到惭愧。当年项羽满腹豪情离开江东,就是为了打出一片天地。有机会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定都他都放弃了,硬要回彭城,不就是想在父老乡亲面前显摆一下吗?现在光杆司令了回到江东,这脸面往哪儿搁?这种心情是难以言表的。犹如一个踌躇满志、热情奔放的孩子外出闯荡,临走前他对父母说,等着我回来后你们就享清福吧。结果就差光着屁股回来了,你说他好意思进家门吗?

第三,它让项羽很没面子。没面子的表现就是小视了项羽的胆量,你看这亭长说的,“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这话本身就矛盾,只有你有船,汉军追来也没法过河,那何须还让项羽“急渡”呢?“急渡”当然也是必须的,这毕竟不是演戏,还是早到对面早安全。可亭长不能这样说,毕竟项羽霸气惯了,这辈子都是别人怕他,他就没怕过别人,这样说不正是打他的脸吗?以项羽的性格,与其这么狼狈地渡江还不如拼死一战。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项羽才说了那番话,发出那番豪言壮语,觉得自己败得很丢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过话又说回来,乌江亭长的话是刺激了项羽,但说到底还是项羽的自尊心在作怪,他要是有刘邦化妆出城请救兵,或是让纪信和一帮妇女替他挡枪子儿的厚脸皮劲儿,也绝不会产生如此慷慨激昂的想法,早麻利地过河了。

这件事其实也存在着两个疑点:

疑点之一:人。人自然就是乌江亭长,这个没问题,问题是这个乌江亭长是怎么冒出来的?又怎么知道项羽会在此时在此处过江?他的消息为何如此灵通?以至于老早就在这专门等候了?

疑点之二:船。就是乌江亭长划的船,划的船也没问题,问题是为什么就他一条船。咱们排除第一个疑点,就算这个亭长从别处得到了消息,是专门跑过来接项羽的,那为何不多准备几条船?彼时的船不过就是划桨的那种打渔船,载不了几个人,且莫说项羽手下人怎么过河,就是项羽本人加上他那匹战马,这船都未必载得动,就是载动了也未必划得动。难道项羽能扔下跟他出生入死的弟兄,自己坐船逃跑吗?这也太藐视项羽的人性了!既然早就在这等候了,应该想到这一层,作为一个亭长,弄几条船还是有办法的。

这些问题《史记》中没有详细交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交代。其他正史或野史中是否有介绍过就不清楚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们也不必在意。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感情上,我们都完全可以相信:乌江亭长是出于一番好意。

他说那番话,或许是没话找话,不至于让气氛紧张尴尬。或许是为了巴结项羽,卖个好,大老远早巴巴地赶来,得机会总得说上几句话吧。总而言之,他是想安慰一下项羽,劝他不要为了暂时的失利而失去信心,回到江东一样可以重整旗鼓、重新来过。他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项羽的自尊。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好心办坏事。

好心办坏事的人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一个领导被明升暗降,从一个大的地方调到一个小的地方,平调,职务没变,心里很憋屈。作为朋友,你好心去安慰,说一通你这下可以轻松了,不用再像以前那么累之类的话,他心里肯定认为你在讽刺他。

可惜乌江亭长经验不足,不知道项羽的心思,寒暄温暖的不是地方。他不说话还好,结果一番嘘寒问暖,伤了项羽的自尊心。本来一番快马加鞭,躲避敌人的追击,脑袋里顾不上想什么,这下可好,心底的憋屈全给勾上来了,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也给激发出来了。

至此,项羽完全找到了自己和命运的结合点。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了,自垓下突围以后一直纠结在心的结终于解开了。他突然变得豁然开朗:既然命运如此对我,我何不成全它呢!正是基于此,项羽才抱了必死的决心,重新原路返回,杀回汉军阵中。临走前,项羽交代了最后一件事,就是他的乌骓马。他对乌江亭长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让亭长用船载着乌骓马过河,自己则步行杀入汉军之中。

最后这场仗打得异常惨烈,伴随着乌江水的号啕呜咽,伴随着乌骓马思恋主人的长鸣,项羽将他的威风发挥到了极致。也许他知道这将是他最后的疯狂,所以他无所顾忌,所以他玩命厮杀。数百汉军在他戟下丧命。他自己也身受十几处创伤。最后项羽也杀累了,他知道他一世的英明将在这里终结。这时他看到了一个老朋友,汉骑司马吕马童,于是停下来打招呼:“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见项羽和他说话,也呆住了,对王翳说:“此项王也。”

正当众人不明所以时,项羽却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对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我听说刘邦以悬赏千金、封邑万户的代价要我的项上人头,给谁都是给,就把这机会给了老朋友你吧。于是项羽拔剑自刎而死。接下来场面有点混乱,也很悲惨。人们见项羽自刎,争着上前要割项羽的脑袋,好去请赏。结果互相攻击,“相杀者数十人”,场面一度混乱不堪。最后,王翳得到项羽的人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四人分别得到项羽的四肢。可怜英雄一世的项羽,最后弄得身首异处不算,尸体还被糟蹋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应该说,项羽多数情况是不信命运的,他的主观意识非常强,他觉得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东西,只要他愿意。只是在垓下被困时,项羽才感受到命运的捉弄,他才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但项羽骨子里是不服输的,最后他用死,最后一次自己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只是这次主宰是很悲哀的,是在命运困扰下的主宰,也终究是对命运的屈服。

刘邦的一生总是逢凶化吉,这让他感觉自己天生不是凡人。即便那些演绎和传说出于杜撰,但到最后,连刘邦自己也相信那是真的了。刘邦亲征黥布时,被流矢射中,伤口发炎,因而生病,吕雉急忙找来技艺精湛的御医,准备给他医治。望闻问切之后,御医说,这病能治。没想到刘邦像是高烧烧糊涂了,破口大骂:“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我原本是一个小老百姓,最后能打下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死生自有天命,就是扁鹊来了也扭转不了,“遂不使治病”,不让给治病。几个月后,这个天之骄子便如愿以偿地到天堂去了。

有首很著名的诗这样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道出了他心中三个事物的价值排列:自由最高,其次是爱情,最不值钱的是生命。这是在追求人类的理想,具有超然的浪漫气息,是感情强烈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也是一种口号,是号召人们摆脱命运的一种方式。但无疑命运是极不好摆脱的,否则便不用拿命去换了。

项羽靠一己之力与命运抗争,最后屈从于命运,用生命的结束完成了生命的永恒,算是对命运有了个交代;刘邦始终相信命运,他的一生都活在命运的光环里,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命运,靠命运支撑着精神,最后却因过分相信命运而失去了生命,让命运对自己有了个交代,这也很值得思考。

我没想赞扬刘邦,也不想抨击项羽。我只是想说,世间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为了生命而舍弃自尊和自我,就是苟且。而苟且之后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那之前的苟且,就是一种信念的坚持。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做出了超出生命之外的事情,是否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第一时间更新《当项羽遇到刘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