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在关中的表现虽不同,却也有共性,就是他们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管刘邦最初的想法怎样,如何毫不掩饰他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但终究他还是听从了劝告,并在进行一番分析论证之后,作出了正确的决断。这种隐忍的性格最终让他获益良多。后来韩信在向刘邦献策,谈论天下形势时就说,刘邦要想还定三秦,根本不用太费力,“可传檄而定也”,也就是贴几张告示的事,可见刘邦在关中影响之大、威望之高。这都得益于刘邦在关中推行“约法三章”所取得的阶段性工作成果。而刘邦也最终依靠还定三秦成就了帝王伟业。

项羽心里没有这么多小九九,他主观性非常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怎么痛快怎么来。他现在已经是诸侯公认的霸主,他勇冠三军的气势,已令诸侯彻底折服,他没有必要再掩饰什么,也没有必要做给谁看。如果非要再做点什么,那就是毁灭秦朝给诸侯们看,以此来进一步张扬他的霸气,让诸侯们更加敬畏他、佩服他。先前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姿态仍在他脑海中回味,他要再次用铁血的手段加深诸侯们对他的这种印象,从而甘心情愿、死心塌地地替他牵马坠蹬。这个目的项羽也达到了。

不过任何事物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必然会在仓促中留下瑕疵。项羽自己痛快了、解气了,诸侯们敬畏了、害怕了,在这看似完美的表面,却恰恰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群体——关中老百姓。项羽只顾及到了自己和诸侯们这些高层人物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那些底层群众的感受。正如刘邦只想到要在百姓中树立威信,而忽略了项羽的感受一样,这让项羽最终在关中失去了人心。从这个层面上讲,项羽也会选择放弃在关中定都,而最终成就刘邦。

可以肯定,如果刘邦没有更高的想法,他绝不会忍痛割爱,摒弃财色诱惑的,就像范增的判断:“其志不在小。”一个人突然改变自己平日的行为习惯、刻意放低自己的做事姿态,定是因为前方有更大的诱惑在向他招手。

不可否认,项羽在政治上有追求,但他的追求是有极限的,一旦达到了,他并不想再超越;刘邦也有追求,但他的追求是随着欲望的增加、实力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的。而且他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委曲求全,当他欲念到了,而实力没到时,比如项羽后来并没有按照楚怀王熊心的约定,封刘邦为关中王,而是将他封在了巴蜀一地。刘邦当时心里是别扭的,也是想骂娘的,但是他不敢,他没有惹项羽生气的实力,所以他会隐忍一时,服从分配,去巴蜀上任;当他欲望强烈,而又觉得自己羽翼丰满时,就会毫不犹豫地还定三秦,还会公然跳出来反楚、伐楚,也敢在两军阵前数落项羽的是非。

第一时间更新《当项羽遇到刘邦》最新章节。